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检验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④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A、B、C、D之一)。
              A.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二氧化碳的固体俗名“干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能灭火的根本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⑤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
              某同学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气体→B→D
              ①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经过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D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的质量增加6.6g,则原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还应在装置末端增加一个______。
            • 2.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的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rm{(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___\(\rm{(}\)填“单质”或“化合物”\(\rm{)}\).

              \(\rm{(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rm{pH}\)的变化如图所示\(\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rm{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rm{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

              \(\rm{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rm{NaCl}\)和\(\rm{NaOH}\)

              \(\rm{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rm{(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

              \(\rm{(4)}\)如图装置可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rm{①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rm{②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③A}\)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rm{(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这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rm{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

            • 3.

              \(\rm{(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rm{A}\)和滤液\(\rm{B}\)。\(\rm{(}\)用化学符号填写\(\rm{)}\)

              \(\rm{①}\)若向\(\rm{A}\)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rm{A}\)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若向\(\rm{B}\)中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则\(\rm{B}\)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氧化铁和铜粉”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按照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rm{①}\)实验时要“先通一氧化碳气体,后加热”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装置\(\rm{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实验装置\(\rm{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④}\)该装置的设计有一明显不当之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

              I.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rm{(1)}\)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rm{(2)50mL}\)酒精与\(\rm{50mL}\)水混合后,从分子角度解释为什么总体积小于\(\rm{100mL}\)?

              \(\rm{II.}\)可以用“\(\rm{W}\)”型玻璃管进行如图所的微型实验。

              \(\rm{(1)}\)请写山\(\rm{a}\)、\(\rm{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2)}\)该装置有哪些优点?

              \(\rm{III.}\)某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rm{6%}\)的氯化钠溶液\(\rm{(}\)密度约为\(\rm{1.04g/cm^{3})}\)配制\(\rm{50g}\)溶质质量分数为\(\rm{3%}\)的氯化钠溶液。

              \(\rm{(1)}\)配制该溶液需要\(\rm{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rm{(}\)准确到\(\rm{0.1mL)}\).

              \(\rm{(2)}\)若量取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rm{(}\)填“\(\rm{ > }\)”“\(\rm{ < }\)”或“\(\rm{=}\)”\(\rm{)3%}\)。

              Ⅳ\(\rm{.}\)氯化钠和氯化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粗盐除\(\rm{NaCl}\)外,还含有\(\rm{MgCl_{2}}\)、\(\rm{CaCl_{2}}\)、\(\rm{Na_{2}SO_{4}}\)等物质,为了从中提取较纯的氯化钠和氯化镁,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步骤\(\rm{④⑤}\)的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

              \(\rm{(2)}\)滤液乙中所含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含有________,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rm{(}\)简要写出实验操作即可\(\rm{)}\)。

            • 5. 下图是初中阶段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小华同学用\(\rm{A}\)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看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小明同学用\(\rm{B}\)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rm{.(}\)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 \(\rm{40℃}\)、\(\rm{240℃}\);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在空气中可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种剧毒物质--偏磷酸\(\rm{).}\)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罩上仪器\(\rm{a}\)的作用是______,对照\(\rm{①}\)和\(\rm{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rm{(3)}\)小刚同学用\(\rm{C}\)装置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rm{.}\)请写出硬质玻璃管内\(\rm{CO}\)与\(\rm{Fe_{3}O_{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6.

              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其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rm{(1)}\)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顺序为铜、铁、铝。与金属大规模使用的先后顺序关系最大的是___ __。

              A.金属的活动性          \(\rm{B.}\)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rm{C.}\)金属的导电性

              \(\rm{(2)}\)铝比较活泼,铝制品却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写出\(\rm{A}\)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写出\(\rm{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装置\(\rm{C}\)处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rm{(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向洗涤后的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____。

              \(\rm{(5)}\)在工业冶炼中要得到\(\rm{224 t}\) 铁,理论上需要含\(\rm{Fe_{2}O_{3}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