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目前农村正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给出了施肥配方,配方中主要有\(\rm{KNO_{3}}\)、\(\rm{K_{2}SO_{4}}\)、\(\rm{NH_{4}NO_{3}}\)、\(\rm{NH_{4}HCO_{3}}\)等物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rm{(1)}\)上述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 。
              \(\rm{(2)}\)取上述配方中的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与石蕊溶液作用显红色。则这种溶液的\(\rm{PH}\) ______ \(\rm{7(}\)填“\(\rm{ > }\)”、“\(\rm{ < }\)”或“\(\rm{=}\)”\(\rm{)}\)。
              \(\rm{(3)NH_{4}NO_{3}}\)和\(\rm{NH_{4}HCO_{3}}\)肥料不能与 ______ \(\rm{(}\)填“碱性”或“酸性”\(\rm{)}\)物质混合施用。
            • 2.

              某兴趣小组做实验,以探究分子的运动\(\rm{.}\)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rm{(1)}\)实验\(\rm{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rm{2—3}\)滴无色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烧杯内液体立即变红。由实验\(\rm{1}\)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

              \(\rm{(2)}\)实验\(\rm{2(}\)如图甲所示\(\rm{)}\):烧杯\(\rm{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rm{3(}\)如图乙所示\(\rm{)}\)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通过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根据甲试管中溶液颜色深浅,比较盐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B.根据乙中气球的大小变化,比较\(\rm{NaOH}\)和\(\rm{NH_{4}NO_{3}}\)固体溶解的热效应

              C.丙烧杯中装有\(\rm{80g}\)水,加入\(\rm{20g}\)氢氧化钙,配制\(\rm{20\%}\)的\(\rm{Ca(OH)_{2}}\)溶液

              D.通过观察丁中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必须与氧气接触
            • 4.

              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

              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rm{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rm{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rm{2}\):乙同学取少量\(\rm{NaOH}\)溶液,测得溶液\(\rm{pH}\)为\(\rm{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rm{pH}\)为\(\rm{9}\),乙同学发现溶液\(\rm{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rm{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rm{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rm{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rm{pH}\)必须_________________\(\rm{(}\)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rm{)7}\)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丙问学对探究\(\rm{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rm{(l)Na_{2}SO_{4}}\);\(\rm{(2)Na_{2}SO_{4}}\)和________________ 。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rm{I}\)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

              锌粒逐渐减少,

              有气泡产生

              猜想\(\rm{(2)}\)成立

              方案\(\rm{II}\)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rm{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                    。

            • 5.

              经过“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小明同学用下图归纳总结出了\(\rm{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rm{(}\)即\(\rm{NaOH}\)能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rm{)}\)。

              \(\rm{(1)}\)为了验证反应\(\rm{②}\),小明同学将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滴入\(\rm{NaOH}\)溶液中,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为了验证反应\(\rm{③}\)能够发生,应选用下列哪一种试剂___。

              A.\(\rm{KNO_{3}}\)       \(\rm{B.NaCl}\)           \(\rm{C.CuSO_{4}}\)          \(\rm{D.Na_{2}CO_{3}}\)

              \(\rm{(3)}\)反应\(\rm{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rm{(4)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请你写出\(\rm{NaOH}\)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

              这瓶无色溶液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化学兴趣小组开展探究:\(\rm{(}\)提示:\(\rm{BaCO}\)\(\rm{{\,\!}_{3}}\)和\(\rm{BaSO}\)\(\rm{{\,\!}_{4}}\)均属于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rm{)}\)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盐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该无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初步分析】

              \(\rm{(1)}\)库尔班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是______溶液。

              \(\rm{(2)}\)艾力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rm{①}\)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

              滴加\(\rm{BaCl_{2}}\)溶液

              \(\rm{②}\)静置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沉淀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

              \(\rm{(3)}\)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_\(\rm{(}\)填化学式\(\rm{)}\),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rm{(4)}\)玉素甫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这个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rm{(}\)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填入相应的空格中\(\rm{)}\):

              \(\rm{(5)}\)白燕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提出测溶液的酸碱性来确定更简便。她采用______测量溶液的\(\rm{pH}\)值______\(\rm{7(}\)填\(\rm{ > }\)、\(\rm{=}\)、\(\rm{ < )}\),则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 7.
              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rm{(1)}\)图\(\rm{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______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rm{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rm{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rm{(2)}\)图\(\rm{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图\(\rm{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rm{①}\)可燃物;\(\rm{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______ ;\(\rm{③}\) 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4)}\)图\(\rm{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______ \(\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 8.

              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请回答相关问题.

              \(\rm{[}\)分离提纯\(\rm{]}\)

              \(\rm{(1)}\)在烧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rm{.}\)浸出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

              \(\rm{(2)}\)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rm{.}\)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

              \(\rm{(3)}\)把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rm{[}\)成分探究\(\rm{]}\)取\(\rm{(3)}\)所得的晶体少量溶于水,分到两支试管中.

              \(\rm{(4)}\)第一支: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rm{.}\)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rm{①}\)加盐酸:_________;

              \(\rm{②}\)产生浑浊:________.

              \(\rm{(5)}\)第二支: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________色,说明溶液呈碱性\(\rm{.}\)为证明溶液呈碱性是由\(\rm{CO_{3}^{2-}}\)引起的,再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rm{[}\)可供选择试剂:澄清石灰水、\(\rm{KCl}\)溶液\(\rm{(}\)呈中性\(\rm{)}\)、\(\rm{CaCl_{2}}\)溶液\(\rm{(}\)呈中性\(\rm{)]}\),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rm{.}\)当看到________时即可证明\(\rm{.}\)因此,草木灰__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 9.

              下由事实得出的结论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rm{A}\)

              某溶液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

              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rm{B}\)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破裂

              试管口肯定略向下倾斜

              \(\rm{C}\)

              某物质由多种元素组成

              该物质一定不是单质

              \(\rm{D}\)

              某物质与酸反应产生大量泡

              该物质是活泼金属


              A.\(\rm{A}\)
              B.\(\rm{B}\)
              C.\(\rm{C}\)
              D.\(\rm{D}\)
            • 10.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rm{Na_{2}CO_{3}}\)、\(\rm{FeCl_{3}}\)、\(\rm{CaCl_{2}}\)、\(\rm{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rm{(1)}\)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玻璃棒还缺少什么仪器?

              \(\rm{(2)}\)推断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有哪些?

              \(\rm{(3)}\)为了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rm{(}\)简要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