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的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不考虑酚酞和水\(\rm{)}\)(    )

              废液来源

              甲组

              乙组

              检测方法与结果

              观察废液呈无色

              观察废液呈红色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D.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
            • 2.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甲班化学兴趣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设计实验:
              实验室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稀NaOH溶液和相关仪器.
              方案l:将维生素C片研碎、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①实验现象为 ______ ,说明维生素C显酸性.
              ②如果要加速维生素C片在水中的溶解,操作方法是 ______
              方案2:①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制成溶液.
              ②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两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呈 ______ 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足量维生素C溶液振荡,直至溶液颜色变为 ______ 色.结论:维生素C显酸性.
              (3)继续探究:运用酸的化学性质的知识,你还可用什么实验证明维生素C具有酸性?简述实验方法(要求与上述两种实验方法不相似).
            • 3. 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______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______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 ______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______
            • 4.
              肥皂水的\(\rm{pH > 7}\),肥皂水呈 ______ 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______ 色;白醋的\(\rm{pH < 7}\),白醋呈 ______ 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______ 色;溶液的\(\rm{pH}\)越 ______ ,则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rm{pH}\)越 ______ ,则溶液的碱性越强.
            • 5.
              向盛有\(\rm{10mLNaOH}\)溶液\(\rm{(}\)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rm{)}\)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rm{pH}\)计\(\rm{(}\)用来精确测定溶液\(\rm{pH}\)的仪器\(\rm{)}\)测定溶液的\(\rm{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rm{/mL}\)   \(\rm{0}\)   \(\rm{2}\)   \(\rm{4}\)   \(\rm{6}\)   \(\rm{8}\)   \(\rm{10}\)   \(\rm{12}\)   \(\rm{14}\)
              烧杯中溶液的\(\rm{pH}\) \(\rm{12.9}\) \(\rm{12.7}\) \(\rm{12.5}\) \(\rm{12.3}\) \(\rm{11.9}\) \(\rm{7.0}\) \(\rm{2.1}\) \(\rm{1.9}\)
              \(\rm{(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______ \(\rm{mL}\)时,\(\rm{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rm{(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rm{3mL}\)时,溶液显 ______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rm{14mL}\)时,溶液显 ______ 色\(\rm{.}\)
              \(\rm{(3)}\)当烧杯中溶液的\(\rm{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______ .
            • 6. 通过下列实验\(\rm{(}\)如图\(\rm{)}\)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合理的是\(\rm{(}\)  \(\rm{)}\)
              A.甲实验既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又可说明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B.乙实验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C.丙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丁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I.取一个三通管\(\rm{(}\)三个管口都未密封,与空气相通\(\rm{)}\),在三通管的上部和下部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然后将它与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连接。\(\rm{(}\)如图\(\rm{1}\),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rm{)}\)

              \(\rm{II.}\)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观察到相关现象后,停止实验。

              \(\rm{III.}\)取下图\(\rm{1}\)中的三通管,把贴有试纸\(\rm{B}\)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rm{(}\)如图\(\rm{2)}\),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rm{II}\)步骤中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___\(\rm{\_}\);由此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   ___\(\rm{\_}\)   ___\(\rm{\_}\)的性质。

              \(\rm{(2)}\)实验\(\rm{III}\)步骤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 ___\(\rm{\_}\)\(\rm{\_}\);

              \(\rm{(3)}\)若不改变图\(\rm{1}\)的实验装置,还要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___\(\rm{\_}\)___。

            • 8. 化学实验对于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rm{(}\)  \(\rm{)}\)
              A.红薯片上滴碘酒,红薯片表面变蓝
              B.氨气通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蓝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色固体
              D.聚乙烯在空气中灼烧有刺激性气味
            • 9. 下列关于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rm{(}\)  \(\rm{)}\)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D.稀硫酸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变红
            • 10.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

              猜想\(\rm{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rm{2}\):该溶液全部变质。

              \(\rm{(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请你补充出猜想\(\rm{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为了验证猜想\(\rm{3}\),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rm{①}\)  取样,加入____________,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rm{3}\)

              成立

              \(\rm{②}\)  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探究启示: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__保存。\(\rm{(}\)提示:\(\rm{Na_{2}CO_{3}+CaCl_{2}=CaCO_{3}↓+2NaCl Na_{2}CO_{3}+Ca(OH)_{2}=CaCO_{3}↓+2NaOH)}\)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