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使用    ;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    表示.
              (2)金属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着器壁慢慢倒入    ,并用    玻璃棒不断搅拌.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            等.
              (5)KNO3属于    (钾肥、磷肥、氮肥、复合肥)
            • 2. (2015秋•扬州期末)CO2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1)CO2气体通常可用来制碳酸饮料或    ,固体CO2俗称    ,可做食品保鲜剂.
              (2)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    ,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    (填字母序号).
              A.无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试纸
              (3)澄清石灰水可用于CO2气体的检验,其化学方程式为    .Na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碱,其水溶液的性质与石灰水相似,也能与CO2发生反应,但无实验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    
              (4)如图,在A瓶中盛满CO2气体,将装有96℃以上但未沸腾热水的B瓶,放入装有相同热水的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先用注射器抽取20mL的水,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其化学方程式为    ,但未见B瓶中发生现象.
              ②再用另一只注射器抽取20mL的浓NaOH,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3. 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实验一实验二
              A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MnO2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B比较不同浓度盐酸的酸性强弱向2%的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向5%的稀盐酸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
              C比较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将3g碘放入10mL20℃的水中振荡将3g碘放入10mL20℃的酒精中振荡
              D模拟酸雨的危害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A.A
              B.B
              C.C
              D.D
            • 4.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验证】
              (1)用试管取该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若溶液呈    色,则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 5. 蚊虫叮咬时,会分泌蚁酸.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
              I.蚁酸的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Ⅱ.蚁酸隔绝空气并加热时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实验探究](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分解时生成水.
              (3)对它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Ⅰ是CO2; 猜想Ⅱ是    
              他们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先向A中通入一会儿N2,再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

              ①先通N2的目的是    
              ②若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Ⅰ    (填“成立”或“不成立”);
              ③装置B的作用是    
              ④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⑤装置D中的现象为    
              [结论]甲酸受热能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6. 某小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分别与水反应后产物的酸碱性.他们收集了若干瓶CO2和NH3
              【确定标准】

              老师指导该小组同学用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完成了如上图所示实验,确定检验酸碱性物质存在的标准.取三个洁净的表面皿,分别放上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依次滴加稀盐酸、蒸馏水、氢氧化钠(碱)溶液,观察到三条试纸的颜色依次为红色、紫色和蓝色.
              【实验过程】
              (1)探究CO2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向一瓶CO2中加入30mL水,充分振荡.再取一个洁净的表面皿,放上一条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滴加瓶中的液体,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由此获得结论:瓶中液体里含有    性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NH3与水反应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用(1)的方法继续进行NH3的实验,他们分析液体里含有碱性物质,观察到的现象是,分析依据是    
              【实验反思】
              有同学提出:仅用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或NH3与水发生了反应,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以NH3为例,该对比实验的操作为    ,观察到的现象为    
            • 7. (2015秋•微山县期中)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研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同时也不能含有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2)由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    性.
            • 8.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1)如想知道中和反应进行程度可将酚酞换成    ,更容易区分溶液的酸碱性
              (2)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
              注意:以下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呈酸性、还是中性,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请你用化学方法提出两种不同的方案(不同方案可从不同的物质类别中选,如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
              方案一:    
              方案二    
            • 9.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结 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mL~2mL,
              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
              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反应方程式    
              (2)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取样,加入    溶液,若观察到溶液为    色,则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的溶质有    ;若溶液为    色,则呈中性,溶液中的溶质为    
            • 10.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碱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拓展与延伸】
              (1)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弱酸性,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    性.
              (2)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填“有关”或“无关”).
              研究三: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图2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    

              研究四:确定镁条的成分:
              称取3.2g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放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0.2g.求:(写出计算过程)
              ①此镁条中金属镁的质量.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镁条表面的氧化物是氧化镁,也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