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 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1)NaHCO3俗称    ,该物质受热分解成碳酸钠和两种氧化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还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反应方程式是    
              (2)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    
              (3)写出设备( II)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4)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填写化学式).
              (5)某兴趣小组取80克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分解),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反应时间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克.
              ②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2. (2013•泰兴市校级一模)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泡.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1)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其它气体,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分别通过盛有浓硫酸的A瓶和澄清石灰水的B瓶,发现A瓶中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2)小明对该气体的来源做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 ①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 ②    
              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根据实验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小明到学校实验室找到了一包碳酸氢钠样品,经检验其中含有氯化钠杂质,小明想通过实验测定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他采用气体法来测定,具体实验操作步骤:
              ①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闭性
              ②从前端导管鼓入足量空气后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20g 
              ③向装置B中加入20g样品,慢慢加入足量稀硫酸 
              ④再从前端导管慢慢鼓入空气,最终称装置D的质量为24.4g
              实验探究:
              (1)加入稀硫酸已经足量的实验现象是    ;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3)如果没有装置C,会使测定结果    (填“不变”“偏大”“偏小”);
              (4)实验步骤③中加入的稀硫酸    (填“能”“不能”)改为稀盐酸.
              (5)根据实验数据,试计算这包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 3.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在生活中用途广泛.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振荡,溶液变浅红色.结论: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取适量碳酸氢钠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再把燃着的木条迅速伸入试管,木条熄灭,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探究实验3】能与碱反应
              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用试管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提示:可以选择CaCl2溶液做试剂,通过证明有Na2CO3生成,从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如图,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甲、乙两个实验的目的性区别是    
              有同学提出两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    ;要证明有Na2CO3生成,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4. 探究(1):碳酸氢钠(NaHCO3)俗名小苏打,常用于食品和医学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进行加热,发现有气泡,同时还剩余白色固体.他们对白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的固体.
              【提出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是碳酸钠,
              猜想2: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
              猜想3: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兴趣小组为了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填写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加入过量的中性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1成立
              步骤二:取滤液少许,往滤液中滴入:①         
              【实验总结】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③    
              探究2:某化学兴趣小组把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实验并非如想象的有红色铜析出,而是生成一种蓝色沉淀.同学们非常好奇并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查阅资料】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生成的溶液显碱性
              【提出猜想】
              猜想1: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猜想2: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某气体和某碱溶液,某碱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一:同学们把一小块切干净的钠投到装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中,点燃生成的气体,听到“噗”的一声后燃烧起来;
              实验二:在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有蓝色沉淀.
              【实验总结】
              ①两个猜想中的“某碱”是    ,猜想2中生成的气体是    
              ②水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请你判断猜想    成立.
            • 5. (2013•南宁)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对纯碱(Na2CO3)和小苏打(NaHCO3)两种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1)写出甲、丙两种仪器的名称:甲    ,乙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丙仪器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丙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该实验探究利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对比观察法”或“定量分析法”),实验目的是    
            • 6. 用如图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
              A.省去装置甲和丁
              B.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
              C.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
              D.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 7. (2013•义乌市)小阳同学在厨房里,发现3包用相同塑料袋装着的白色粉末,询问后得知是淀粉、苏打(碳酸钠、Na2CO3)和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为了区分它们,把3种白色粉末分别标号为A、B、C后,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
              (l)各取白色粉末少量于试管中,分别加适量水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A、C试管内为无色溶液,B试管内出现明显分层现象.可判断白色粉末B为    
              (2)查询资料:碳酸氢钠在加热时能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不会分解.
              (3)取少食A、C两种白色粉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加热A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加热C时无上述现象.可判断白色粉末A为    
              (4)小阳用碳酸钠粉末又做了以下实验:

              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甲溶液是    
            • 8. 向盛有10mL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表中列出了所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与溶液PH变化关系.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mL 0 4 10 11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4.3 7.0 8.4 12.2
              (1)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等,碳酸钠
              属于物质类别中的    (选填“酸”、“碱”或“盐”).
              (2)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当烧杯中溶液的PH等于4.3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当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9. 下列叙述与图象反映的关系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向一定质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沉淀的情况
              B.图乙中a、b分别代表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
              C.据图丙,T1℃时分别将a、b饱和溶液升高到T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据图丙,a的溶解度一定比b的溶解度大
            • 10.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医疗上常用其治疗胃酸过多症.它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它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  
              .
               
              Na2CO3+CO2↑+H2O.认真阅读上文,与你熟悉的碳酸钠的知识进行对比,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其pH    7(填“>”“=”或“<”),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这一点?    
              (2)Na2CO3和NaHCO3有许多相似之处.按要求各举一例.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今有一包由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你如何通过实验将NaHCO3除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