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图回答:
              认真观察\(\rm{A}\)、\(\rm{B}\)两装置,写出\(\rm{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rm{A}\)装置和\(\rm{B}\)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______ .
            • 2.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rm{(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作用;

              \(\rm{(2)}\)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

              \(\rm{(3)}\)牛奶常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聚乙烯塑料属于__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金属材料   \(\rm{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rm{③}\)合成材料   \(\rm{④}\)纳米材料

              \(\rm{(4)}\)铁的表面喷漆来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rm{\_}\)_______

              \(\rm{(5)}\)王安石的\(\rm{《}\)梅花\(\rm{》}\)诗句“为有暗香来”体现分子的特征是_________

            • 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息息相关.
              \(\rm{(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也会造成被动吸烟,用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
              \(\rm{(2)}\)为了全民的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rm{{.}}\)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rm{(}\)填“单质”“元素”或“原子”\(\rm{)}\)
              \(\rm{(3)}\)熟石灰是松散的粉末,将它调成石灰浆抹墙,一段时间后,墙面变得洁白而坚固且会“出汗”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4)}\)用碳素墨水填写重要的档案,时间长久不褪色___________.

            • 4.

              分析图示内容回答问题。


              \(\rm{(1)}\)图\(\rm{1}\)海水是_____\(\rm{(}\)填“纯净物”或“混合物”\(\rm{)}\),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和____\(\rm{(}\)填离子符号\(\rm{)}\)构成。

              \(\rm{(2)}\)图\(\rm{2}\)试管\(\rm{A}\)中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试管\(\rm{B}\)所对应的是电源的_______\(\rm{(}\)填“正”或“负”\(\rm{)}\)极。

              \(\rm{(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rm{(}\)填字母序号,下同\(\rm{)}\)。

              A.水分子不断运动           \(\rm{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rm{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rm{(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rm{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rm{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

            • 5.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rm{(1)}\)图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rm{(}\)填标号\(\rm{)}\)。

              \(\rm{a.}\)   表示原子核,带\(\rm{8}\)个单位正电荷

              \(\rm{b.}\)氧原子核外有\(\rm{2}\)个电子层,有\(\rm{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rm{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rm{(O^{2-})}\)

              \(\rm{(2)}\)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之:                    

            • 6.

              Ⅰ\(\rm{.}\)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_\(\rm{(}\)填化学式,下同\(\rm{)}\);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Ⅱ\(\rm{.}\)\(\rm{(1}\)\(\rm{)}\)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rm{(}\)填名称\(\rm{)}\)

              \(\rm{(}\)\(\rm{2}\)\(\rm{)}\)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能用符号\(\rm{R^{2+}}\)表示的是\(\rm{(}\)\(\rm{R}\)代表某种元素符号\(\rm{)}\)_______\(\rm{(}\)填序号\(\rm{)}\)。

               

               



              Ⅲ\(\rm{.}\)用化学用语填空\(\rm{:}\)
              \(\rm{(1)}\)二个铜原子 _________

              \(\rm{(2)}\)三个水分子_________

              \(\rm{(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_________

              \(\rm{(4)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


              Ⅳ\(\rm{.}\)自然界的水需要经过沉淀、_______、吸附、消毒等多步净化处理才能成为城市生活用水\(\rm{(}\)自来水\(\rm{)}\),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Ⅴ\(\rm{.}\)如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rm{(1) 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

              \(\rm{(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____ 

              \(\rm{(3)}\)该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                                       


              Ⅵ\(\rm{.}\)请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

              \(\rm{(}\)\(\rm{1}\)\(\rm{)}\)加压时,\(\rm{6000L}\)氧气装入容积为\(\rm{40L}\)的钢瓶中。

              \(\rm{(}\)\(\rm{2}\)\(\rm{)}\)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不同

            • 7. 节假日,同学们一起到中华恐龙园游玩,发现生活中蕴含许多化学知识.
              (1)一路上闻到花香四溢,从微粒角度解释原因:    
              (2)路边看到许多广告,其中有科学道理的是    
              A.“k”牌天然果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
              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元素
              D.为预防甲状腺疾病,请食用合格“碘盐”
              (3)测定恐龙化石年代常用146C.常见的碳原子是126C,表示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146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若126C原子的质量表示为m,则146C原子质量为    (可用分数表示).几千万年前某恐龙体内某个原子    (填“可能”或“不可能”)就在你我的身体里.
              (4)科学家考证出恐龙时期气候温暖,植物非常高大茂盛,可能是空气中    含量高于现代空气.
            • 8. (2015•汇川区校级一模)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的图3-8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请回答(1)~(3)题.
              (1)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2)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请完成下面 (4)~(6)题.
              (4)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CaCl2
              假设②: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    
              (5)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结     论
                      假设③成立
              (6)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    
            • 9. 2011年10月1日,小明和他的爸妈到青云山野炊.野炊有很多乐趣,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该如何处理?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成,你准备带的餐具时用     制成的;(填字母)
              A.金属          B.陶瓷           C.无所谓
              (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根据火焰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    
              (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4)若不小心引燃周围的枝条,小明立即用水将其浇灭,他所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5)小明的爸爸每餐有喝酒的习惯,吃饭时,小明他爸打开茅台酒瓶塞,小明闻到一股浓烈的香味,试用分子观点解释,原因是    
            • 10. 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
              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防止食物腐败.
              【反思】(1)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污染,所以要控制使用.
              (2)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