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rm{(1)}\)实验\(\rm{1}\):通入\(\rm{CO_{2}}\)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______。
              \(\rm{(2)}\)实验\(\rm{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rm{(CuO)}\),细铜丝团______\(\rm{(}\)填“上升”或“下沉”\(\rm{)}\)。
            • 2.

              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rm{K_{2}FeO_{4}}\)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Ⅰ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________。

              \(\rm{(2)}\)反应\(\rm{③}\)中沉淀\(\rm{D}\)与\(\rm{H_{2}O_{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rm{(3)}\)反应\(\rm{④}\)一般控制在低温\(\rm{30℃}\)左右进行,这与\(\rm{K_{2}FeO_{4}}\)的物理性质有关,猜测\(\rm{K_{2}FeO_{4}}\)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反应\(\rm{④}\)一般要加入固体\(\rm{KOH}\)至溶液饱和以便得到更多的\(\rm{K_{2}FeO_{4}}\)晶体,你认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

              \(\rm{(4)}\)下列是\(\rm{K_{2}FeO_{4}}\)制备、净水过程发生的反应,净水后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已知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rm{①}\)制备\(\rm{K_{2}FeO_{4}}\)的反应如下,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rm{2Fe{{(OH)}_{3}}+3C{{l}_{2}}+10KOH\underline{\underline{0\sim 30{}^\circ C}}2{{K}_{2}}Fe{{O}_{4}}+6KCl+8{{H}_{2}}O}\)

              A.\(\rm{Cl_{2}}\)发生还原反应      \(\rm{B.}\)该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C.反应前后溶液的\(\rm{pH}\)值不会发生变化

              D.\(\rm{K_{2}FeO_{4}}\)中\(\rm{Fe}\)元素化合价为\(\rm{+6}\)价

              \(\rm{②}\)请完成该反应:\(\rm{4K_{2}FeO_{4}+10H_{2}O=4Fe(OH)_{3}(}\)胶体\(\rm{)+}\)________\(\rm{+3O_{2}}\)。

              \(\rm{③K_{2}FeO_{4}}\)净水剂除了杀菌消毒、吸附悬浮杂质外,还有一个用途是除去水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这种作用与________\(\rm{(}\)填一种物质名称\(\rm{)}\)作用相似。

            • 3.

              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

              \(\rm{(1)}\)金刚石、石墨和\(\rm{C_{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rm{(}\)填字母代号\(\rm{)}\).

                  \(\rm{A.}\)它们都是同种物质    \(\rm{B.}\)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rm{C.}\)它们都能导电        \(\rm{D.}\)常温下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rm{(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___________,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rm{(}\)填导管接口字母\(\rm{)}\),:\(\rm{C0}\)\(\rm{{\,\!}_{2}}\)\(\rm{→}\)____\(\rm{→}\)____\(\rm{→}\)____\(\rm{→}\)____\(\rm{→}\)____

              \(\rm{(3)}\)实验结束后装置\(\rm{B}\)锥形瓶中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rm{?}\)

              【猜想与假设\(\rm{l}\)猜想一:\(\rm{CaCl_{2}}\);猜想二:\(\rm{CaCl_{2}}\)、\(\rm{HCl}\); 猜想三:\(\rm{CaCl_{2}}\)、\(\rm{HCl}\)、\(\rm{CaC0_{3}}\)

                  该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取装置\(\rm{B}\)锥形瓶中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 

              【结论】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废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rm{0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AB}\)段溶液的\(\rm{pH}\)_______\(\rm{(}\)变大、不变或变小\(\rm{)}\)。

              \(\rm{(4)}\)现取含碳酸钙\(\rm{80%}\)的石灰石\(\rm{12.5g}\)和\(\rm{94.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rm{(}\)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rm{)}\),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4.

              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

              \(\rm{(1)}\)金刚石、石墨和\(\rm{C_{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rm{(}\)填字母代号\(\rm{)}\).

              A.它们都是同种物质

              B.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都能导电

              D.常温下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rm{(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________,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产生的二氧化碳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rm{(}\)填导管接口字母\(\rm{)}\):

              \(\rm{CO_{2}→}\)________\(\rm{→}\)________\(\rm{→}\)________\(\rm{→}\)________\(\rm{→}\)________。

              \(\rm{(3)}\)实验结束后装置\(\rm{B}\)锥形瓶中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rm{CaCl_{2}}\):猜想二:\(\rm{CaCl_{2}}\)、\(\rm{HCl}\):猜想三:\(\rm{CaCl_{2}}\)、\(\rm{HCl}\)、\(\rm{CaCO_{3}}\)

              该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取装置\(\rm{B}\)锥形瓶中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

              【结论】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废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rm{OA}\)段发生的反应为\(\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________,\(\rm{AB}\)段溶液的\(\rm{pH}\)________\(\rm{(}\)变大、不变或变小\(\rm{)}\)。

              \(\rm{(4)}\)现取含碳酸钙\(\rm{80%}\)的石灰石\(\rm{12.5g}\)和\(\rm{94.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rm{(}\)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rm{)}\),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5. 活性炭是一种高效的气体净化剂,能吸附有害气体\(\rm{NO_{2}.}\)如下装置\(\rm{A}\)中充满了红棕色的\(\rm{NO_{2}}\)气体,向\(\rm{A}\)中加入活性炭并充分振荡,再将\(\rm{a}\)与\(\rm{b}\)连接,打开\(\rm{T}\)处弹簧夹,装置\(\rm{A}\)、\(\rm{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rm{A}\):______;
              \(\rm{B}\):______.
            • 6. \(\rm{(5}\)分\(\rm{)}\)某同学去石城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瓶浑浊的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取水后加入的\(\rm{A}\)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rm{(2)}\)若经过操作\(\rm{①}\)后,所得液体\(\rm{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rm{(}\)填序号\(\rm{)}\)。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rm{B.}\)漏斗内滤纸有破损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rm{D.}\)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rm{(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rm{(4)}\)消毒剂高铁酸钠\(\rm{(Na_{2}FeO_{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rm{(5)}\)在操作\(\rm{②}\)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                         

            • 7. 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暖手包”发热有什么作用?小科查阅到下列实验数据:
              组别 时间/min 铁/g 活性炭/g 空气湿度/% 水/mL 上升温度/
              1 30 1 0.6 70 0 10.7
              2 30 1 0 70 0 0
              3 30 0 0.6 70 0 0
              4 30 1 0.6 40 0 4.2
              5 30 1 0.6 40 2 11.5
              (1)第l、3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 ______ 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
              (2)分析第1、2、4、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 ______ 的性质.
            • 8.
              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rm{.}\)这些物质对“暖手包”发热有什么作用?小科查阅到下列实验数据:
              组别 时间\(\rm{/min}\) 铁\(\rm{/g}\) 活性炭\(\rm{/g}\) 空气湿度\(\rm{/\%}\) 水\(\rm{/mL}\) 上升温度\(\rm{/}\)
              \(\rm{1}\) \(\rm{30}\) \(\rm{1}\) \(\rm{0.6}\) \(\rm{70}\) \(\rm{0}\) \(\rm{10.7}\)
              \(\rm{2}\) \(\rm{30}\) \(\rm{1}\) \(\rm{0}\) \(\rm{70}\) \(\rm{0}\) \(\rm{0}\)
              \(\rm{3}\) \(\rm{30}\) \(\rm{0}\) \(\rm{0.6}\) \(\rm{70}\) \(\rm{0}\) \(\rm{0}\)
              \(\rm{4}\) \(\rm{30}\) \(\rm{1}\) \(\rm{0.6}\) \(\rm{40}\) \(\rm{0}\) \(\rm{4.2}\)
              \(\rm{5}\) \(\rm{30}\) \(\rm{1}\) \(\rm{0.6}\) \(\rm{40}\) \(\rm{2}\) \(\rm{11.5}\)
              \(\rm{(1)}\)第\(\rm{l}\)、\(\rm{3}\)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 ______ 物质,“暖手包”不会发热;
              \(\rm{(2)}\)分析第\(\rm{1}\)、\(\rm{2}\)、\(\rm{4}\)、\(\rm{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 ______ 的性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