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为实验室的实验装置(用途不一),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友情提示:H2+CuO
                △  
              .
               
              Cu+H2O,无水硫酸铜遇到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1)将含有水蒸气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要通过装置有    (填序号,下同).
              (2)若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2、CO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    
            • 2. 利用纯净.干燥的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由A.B.C.D组成(氢气发生装置省略未画出).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某学生用锌和较浓的盐酸制取氢气,他用装置A.B是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在装置A中通常放    溶液,其作用是    ;在装置B中通常放    溶液,其作用是    
              (2)若实验前后,称量结果如下,装氧化铜的玻璃管的质量减少6.4克,装氯化钙的U型管的质量增加了7.2克.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写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    
              (3)在装置D中,将CaCl2改换为无水硫酸铜,现象为    
            • 3. (2015秋•潍城区期中)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②含碳细铁丝燃烧时,期中的炭粒燃烧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
              为了探究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长短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你认为他们的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
              【实验探究】
              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城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②    ;③    
            • 4. (2015秋•泰兴市校级月考)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过程如下:
              Ⅰ.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IV.该小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视线与液体的    保持相平.
              (2)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        、称量.
              (3)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是:(不考虑量筒读取的误差)
              ①Ⅱ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导致计算结果偏    
              (4)取铜锌样品80克,与稀硫酸反应,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测得量筒内的体积为22.4ml(气体的密度为0.089g/ml).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 5.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2Na2O2+2CO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白色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
              (1)按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B装置的作用是    ;为什么要有此装置    
              (2)C装置的作用是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 6.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评价】
              (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 7. 如图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流程,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A装置搭配完整之后,对A装置仍需要进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2)图中B瓶内所盛的是什么物质,目的是什么    
              (3)本实验中H2O2的量是不足的,那么会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呢?    
              (4)如果用G来收集残留的气体,那么F应当接G的哪一端,为什么?    (填“m”或“n”).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