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rm{15g}\),加入\(\rm{180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rm{100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rm{271.7}\)滤液\(\rm{(}\)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rm{).}\)计算:
              \(\rm{(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rm{(}\)计算结果精确到\(\rm{0.1\%)}\);
              \(\rm{(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m{(}\)计算结果精确到\(\rm{0.1\%)}\).
            • 2.

              如图所示为某晶体甲\(\rm{(}\)不含结晶水\(\rm{)}\)的溶解度曲线,\(\rm{a}\)、\(\rm{b}\)、\(\rm{c 3}\)点分别表示甲物质的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rm{t_{2}℃}\)时,\(\rm{b}\)点溶液是不饱和溶液,\(\rm{c}\)点溶液是饱和溶液

              B.\(\rm{a}\)、\(\rm{b}\)两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rm{b}\)、\(\rm{c}\)两点溶液由\(\rm{t_{2}℃}\)降温到\(\rm{t_{1}℃}\)时,都有晶体析出

              D.\(\rm{c}\)点溶液转变为\(\rm{b}\)点溶液,先将\(\rm{c}\)点溶液降温到\(\rm{t}\)\(\rm{{\,\!}_{1}}\)\(\rm{℃}\),过滤后将滤液升温到\(\rm{t}\)\(\rm{{\,\!}_{2}}\)\(\rm{℃}\)。
            • 3.
              在配制\(\rm{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rm{10\%}\)的可能原因是\(\rm{(}\)  \(\rm{)}\)
              \(\rm{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rm{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rm{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rm{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rm{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rm{①②③④⑤}\)
              B.只有\(\rm{①②④⑤}\)
              C.只有\(\rm{①②③}\)
              D.只有\(\rm{②③④⑤}\)
            • 4.
              徐州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某化学兴趣小组称取\(\rm{4.0g}\)石灰石样品,把\(\rm{40g}\)稀盐酸分\(\rm{4}\)次加入样品中\(\rm{(}\)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rm{)}\),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rm{10g}\) \(\rm{3.0g}\)
              第二次加入\(\rm{10g}\) \(\rm{2.0g}\)
              第三次加入\(\rm{10g}\) \(\rm{1.0g}\)
              第四次加入\(\rm{10g}\) \(\rm{0.6g}\)
              请计算:
              \(\rm{(1)4.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______ \(\rm{g}\)。
              \(\rm{(2)10g}\)稀盐酸能与 ______ \(\rm{g}\)碳酸钙正好完全反应。
              \(\rm{(3)}\)求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rm{(}\)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rm{0.1\%)}\)
            • 5.

              计算与分析。为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rm{100g}\)该稀盐酸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入\(\rm{16\%}\)的\(\rm{NaOH}\)溶液,用\(\rm{pH}\)计测得滴入\(\rm{NaOH}\)溶液质量与\(\rm{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的方程式为:\(\rm{HCl+NaOH=NaCl+H_{2}O}\)

              \(\rm{(1)}\)在\(\rm{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m{(3)}\)若改用\(\rm{16\%}\)的氢氧化钾溶液来测定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当滴入\(\rm{KOH}\)溶液的质量为\(\rm{100g}\)时,溶液的\(\rm{pH}\)       \(\rm{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m{)}\)。        

            • 6.
              \(\rm{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rm{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rm{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rm{(}\)  \(\rm{)}\)
              A.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7. 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和”用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加快蒸发
              C.配制溶液时的主要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
              D.称量时,将固体\(\rm{NaCl}\)放在天平左盘纸上
            • 8. 今天是实验室的开放日,某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rm{(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rm{①}\) ______ ;\(\rm{②}\) ______ .
              \(\rm{(2)}\)要制取干燥的\(\rm{H_{2}}\),并用\(\rm{H_{2}}\)还原氧化铜,应选取的装置为 ______ \(\rm{(}\)填装置编号\(\rm{).}\)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过程中,同学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rm{(3)}\)若制取氢气时需要\(\rm{100g}\) \(\rm{9.8\%}\)的稀硫酸,配制上述稀硫酸需要\(\rm{98\%}\)的浓硫酸\(\rm{(}\)密度为\(\rm{1.84g/cm^{3})}\) ______ \(\rm{mL.}\)配制过程中,除上图装置中的仪器外,还缺少的仪器有 ______ \(\rm{(}\)填序号\(\rm{)}\).
              \(\rm{①}\)天平   \(\rm{②}\)胶头滴管   \(\rm{③}\)药匙    \(\rm{④10mL}\)量筒    \(\rm{⑤100mL}\)量筒
              \(\rm{(4)}\)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得到的铜中还混有未反应的氧化铜\(\rm{.}\)为了得到纯净的铜,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操作 简答
              \(\rm{①}\)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使其充分反应. 加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______
              \(\rm{②}\)将操作\(\rm{①}\)中所得的混合物过滤. 滤液中所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
              \(\rm{③}\)将操作\(\rm{②}\)所得的滤渣洗涤、烘干,得到纯净的铜. \(\rm{/}\)
            • 9.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rm{.}\)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rm{(}\)  \(\rm{)}\)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 10. 下列函数关系图对应正确的一项是\(\rm{(}\)  \(\rm{)}\)
              A.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硝酸钾晶体
              B.
              向等量的锌和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
              向\(\rm{CuCl_{2}}\)和\(\rm{HCl}\)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rm{NaOH}\)溶液
              D.
              向硫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