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所示为压力式托盘秤,当把物体放在压力托盘秤盘上时指针的示数就是物体的质量。

              \((1)\)某次测量时压力式托盘秤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示数是_____\(kg\)。

              \((2)\)现在要利用压力式托盘秤、水、烧杯和细线来测量一个不规则小矿石块的密度。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及测量的物理量,物理量要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实验过程烧杯中的水不能溢出。

              \(①\)将实验步骤和测量的物理量补充完整:

              把小矿石放在托盘秤上,记下此时托盘秤的示数\(m_{1}\);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烧杯放在托盘秤上,记下此时托盘秤的示数\(m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已知量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小矿石块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

            • 2.

              为了探究圆柱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探究\(F_{浮}\)与\(G_{排}\)的关系,需要在图中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请写出该步骤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中步骤\(B\)、\(E\)可知,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有关;

              \((3)\)圆柱体的体积为_____\(m^{3}\);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取\(g=10N/kg)\)

            • 3.

              物理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测量液体的密度。

              \((\)一\()\)小陆小组在测量酸奶的密度时,准备了量筒\((\)如图甲所示\()\)和天平.

              \((1)\)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接着他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_{1}= \)______\( g.\)然后他打算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找到了\(5ml\)针筒\((\)如图丙所示\()\),用针筒抽取\(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_{2}=57.6g\);则酸奶的密度为______\( kg/m^{3}.\)同组的小红观察发现,用针筒测量酸奶体积,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 .

              \((2)\)同组的小昊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______\((\)偏大\(/\)偏小\(/\)不变\()\);于是,小昊和小陆想出了一种正确测量方法,小陆接着做出了正确的操作: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_{3}\),记下此时______ ,则酸奶密度表达式:______ .

              \((3)\)若游码未放到零刻度处就将衡梁调节平衡,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得到的数据比真实质量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二\()\)小华小组测量了酱油的密度在实验过程中,小华说如果天平没有砝码能不能测呢?老师说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老师给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滴管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 
              \(②\)将一个烧杯中倒满水,另一个烧杯中倒入酱油\(.\)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 
              \(③\)______,使天平平衡\(.\) 
              \(④\)用量筒分别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酱油的体积为\(V2\) 
              \(⑤\)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______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三\()\)小明同学在做完实验后将文具盒放在天平右盘中秤其质量时,在左盘中放置的砝码有一个\(50g\),两个\(20g\),游码的读数为\(2.4g\),则所称文件盒的实际质量应为 ______ \(g\).

            • 4.

              小伶和小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将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已知密度的四种不同溶液后,用图示弹簧秤测出其重力,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液体密度\((g/cm^{3})\)\(0.4\)\(0.6\)\(1.0\)\(1.4\)
              弹簧秤的示数\((N)\)\(1.6\)\(1.8\)\(2.2\)\(2.6\)
              弹簧的长度\((cm)\)\(10.4\)\(10.8\)\(11.6\)\(12.4\)

              \((1)\)通过分析此表,小伶发现液体密度与弹簧秤示数之间有一定规律,能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________。

              \((2)\)若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的长度是 \(12.8cm\) 时,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3)\)过分析数据可知,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_\( cm\),塑料小桶的容积是________\( ml.\)俐根据小伶的发现,将实验时所用的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成了一个液体密度秤。使用时,

              \((4)\)只需将小桶中装满待测液体,就可从弹簧测力计指示的位置直接读出该液体的密度。用此液体密度秤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应不超过__________\( g/cm^{3}\)。

            • 5. 小红和小军分别利用浮力知识做了两个实验。

              \((\)一\()\)小红利用如下图乙所示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她利用物体\(G(\)重\(9N)\)、量筒、水、盐水、细线等器材做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下表是她记录的实验数据。

              物体\(A\)的状态

              测力计

              示数\(F/N\)

              \(1\)

              \(G\)的\(1/3\)体积

              浸在水中

              \(7\)

              \(2\)

              \(G\)的\(1/2\)体积

              浸在水中

              \(6\)

              \(3\)

              \(G\)浸没在水中

              \(3\)

              \(4\)

              \(G\)浸没在水面下

              不同深度

              \(3\)

              \(5\)

              \(G\)浸没在盐水中

              \(1.8\)

              \(⑴\)比较\(1\)、\(2\)、\(3\)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第\(4\)次实验可知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无关。比较\(3\),\(5\)次实验可知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

              \(⑵\)小红发现,物体\(G\)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她又找来密度已知的多种液体,把物体\(G\)分别浸没在不同液体中进行多次实验,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液体密度\(ρ_{液}\)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F_{a}=\)______\(N\),\(ρ_{b}=\)______\(kg/m^{3}\)。

              \((\)二\()\)小军利用上面器材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测力计测出物体\(G\)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如上图甲\()\)

              \(②\)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读数为\(V_{1}\)

              \(③\)将测力计下面所挂物体\(G\)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F_{示}\)

              \(④\)记下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量筒内液面处读数为\(V_{2}\)

              问:用上面四个实验步骤中的测量值符号\((\)和\(g)\)表示该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

            • 6.

              根据图片信息回答问题

              \(⑴\)该实验用于探究________________ 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

              \(⑵\)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写公式\()\)

              \(⑶\)由图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______\(kg\)体积_____\(m^{3}\)以及密度_____\(kg/m^{3}(g=10N/kg)\)

              \(⑷\)装满溢水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如图甲所示为一款能自动清扫地面的扫地机器人。机器人通过电动机旋转产生高速气流,将灰尘、杂物吸入集尘盒;其防滑轮皮采用凸凹材质制成;底部安装有塑料刷,用于清扫吸附在地板上的灰尘及轻小物体;前端装有感应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红外线来侦测障碍物。当剩余电量减为电池容量的\(20\%\)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表一为某扫地机器人的部分参数。电池容量指放电电流与放电总时间的乘积。



              表一:

              额定工作电压

              \(12V\)

              额定功率

              \(30W\)

              电池容量

              \(2500mAh\)

              工作噪音

              \( < 50dB\)

              净重

              \(4kg\)

              最大集尘量

              \(1kg\)

               

              机器人中吸尘电机的吸入功率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参数,测得某吸尘电机的吸入功率与真空度、风量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二。真空度指主机内部气压与外界的气压差。风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吸尘电机排出的空气体积。吸尘电机吸入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叫做效率。


              表二:

              真空度\((Pa)\)

              \(400\)

              \(450\)

              \(500\)

              \(550\)

              \(600\)

              风量\((m^{3}/s)\)

              \(0.025\)

              \(0.02\)

              \(0.017\)

              \(0.015\)

              \(0.013\)

              吸入功率\((W)\)

              \(10\)

              \(9\)

              \(8.5\)

               

              \(7.8\)

              \((1)\)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 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而产生吸力。若该机器人向障碍物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0.001s\)收到回波,则其发射超声波时与障碍物间的距离为 _______ \(cm\)。\((\)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该机器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_\(A\);充满电后至下一次自动充电前能够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长时间为_______\(min\)。

              \((3)\)由表二数据可知,当风量为\(0.015m^{3}/s\)时,若吸尘电机的输入功率为\(25W\),此时其效率为________\(\%\);上述风量下,\(10min\)内通过吸尘电机排出的空气质量为_______\(kg\)。\((\)取\(ρ_{空气}=1.3kg/m^{3})\)

              \((4)\)光敏电阻是制作灰尘传感器的常用元件。图乙为某机器人中吸尘电机内部的光敏电阻的控制电路,两端总电压\(U_{0}\)恒定\((U_{0} < 12V)\),\(R_{G}\)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空气透光程度的变化而变化,\(R_{0}\)为定值电阻。当光敏电阻分别为\(6Ω\)和\(18Ω\)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4.5V\)和\(2.25V\),则\(R_{0} =\)_______\(Ω\)。为监测空气的透光程度,现将电压表表盘的相关刻度值转化为对应的总阻值\((R_{0}+R_{G})\),则转化后表盘上从左到右相邻两刻度线对应阻值的减小量将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若机器人\(1\)秒钟消耗的电能中有\(40\) \(\%\)用于克服摩擦力做功。已知集尘盒空置时,机器人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16N\),查阅资料显示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则达到最大集尘量时机器人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m/s\) 。

            • 8.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为\({{h}_{0}}.\)当往圆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_{1}}.\)将圆柱形容器内的水换成同体积的某种液体后它仍能直立漂浮于水中,这时它浸入水中部分的长度变为\({{h}_{2}}.\)已知水的密度为\(ρ_{水}\),则

              \((1)\)圆柱形容器的质量\(m\)\(=\)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器内液体的密度\(\rho =\)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根据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 10.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拉力的变化关系,现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表:\((g=10N/kg)\)


              弹簧下方所挂钩码质量\(/g\)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指针的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然后小华利用该弹簧制成了如甲图的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N\),分度值为________\(N\).

              \((3)\)小华利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四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部分数据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酒 精

              可 乐

              酱 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①\)根据图甲指针所在位置,可读出第四种液体\((\)酱油\()\)和小桶的总重,则表格中的空格处的数据是__________.

              \(②\)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_________.

              \(③\)若可乐的密度为\(1.2 g/cm^{3}\),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小桶的重力和酱油的密度\((\)请写出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

              \((4)\)小华又利用该弹簧测力计及小桶,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以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弹簧密度计,请计算出并在甲图上标出弹簧密度计的量程。\((\)请写出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