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rm{FeCl_{3}}\)也可以催化\(\rm{H_{2}O_{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rm{H_{2}O_{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rm{FeCl_{3}}\)溶液,充分反应\(\rm{(}\)忽略水的挥发\(\rm{)}\)。下列图象正确的是\(\rm{(}\)  \(\rm{)}\)
              A.
              B.
              C.
              D.
            • 2.
              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固体放入试管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剩余的固体共有\(\rm{(}\)  \(\rm{)}\)
              A.\(\rm{2}\)种
              B.\(\rm{3}\)种
              C.\(\rm{4}\)种
              D.\(\rm{5}\)种
            • 3.
              某同学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过程中,发生了试管破裂现象,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下列各项中的\(\rm{(}\)  \(\rm{)}\)
              \(\rm{①}\)没有给试管均匀受热 
              \(\rm{②}\)试管外壁潮湿 
              \(\rm{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rm{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rm{⑤}\)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rm{⑥}\)二氧化锰中混有可燃物.
              A.\(\rm{①②③④⑤⑥}\)
              B.\(\rm{①②③⑤⑥}\)
              C.\(\rm{①②③④⑤}\)
              D.\(\rm{①②③⑤}\)
            • 4.
              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向\(\rm{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rm{5g}\)二氧化锰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称得剩余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rm{101.3g}\),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  \(\rm{)}\)
              A.\(\rm{6\%}\)
              B.\(\rm{11.1\%}\)
              C.\(\rm{20\%}\)
              D.\(\rm{10.7\%}\)
            • 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是结构不同引起的

              D.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 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rm{①}\)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B.\(\rm{②}\)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rm{③}\)向盛有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rm{④}\)向饱和的食盐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 7. 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rm{2.5g}\)该样品与\(\rm{0.5g}\)二氧化锰混合\(\rm{.}\)加热该混合物\(\rm{t_{1}}\)时间后\(\rm{(}\)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rm{)}\),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rm{t_{2}}\)、\(\rm{t_{3}}\)、\(\rm{t_{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rm{t_{1}}\) \(\rm{t_{2}}\) \(\rm{t_{3}}\) \(\rm{t_{4}}\)
              剩余固体质量\(\rm{(g)}\) \(\rm{2.12}\) \(\rm{2.08}\) \(\rm{2.04}\) \(\rm{2.04}\)
              \(\rm{(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2)}\)加热\(\rm{t_{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______ \(\rm{(}\)填是或否\(\rm{)}\).
              \(\rm{(3)}\)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rm{(4)}\)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 8.

              A、\(\rm{B}\)是自然界中常见气体,\(\rm{C}\)、\(\rm{D}\)为液态,\(\rm{E}\)是一种黑色固体则

              \(\rm{(1)C}\)为________,\(\rm{D}\)为________\(\rm{(}\)均填化学式\(\rm{)}\)

              \(\rm{(2)}\)写出\(\rm{B→E}\)的实验现象________

              \(\rm{(3)}\)写出\(\rm{B→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9. (1)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2H2O2
               MnO2 
              .
               
              2H2O+O2
              2KClO3
              MnO2
              .
              2KCl+3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如图是制备时的常用装置如图1: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名称是    
              ②一般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③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④采用氯酸钾制得的氧气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酸钾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的氯气.可利用    (填序号)装置,并向其中加入    溶液除去;
              ⑤三种制氧方法中都出现二氧化锰,他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信息提供:氯气有毒,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少量氯气通过碱溶液除去.
              (2)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有弱碱性.医学上外用可消毒杀菌,饮用可改变酸性体质,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如图是某品牌苏打水的图片如图2和配料表,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①根据配料表可以发现:苏打水成分中的无机物有    ,有机物有    (每空至少填两种物质)
              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品牌苏打水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 10. 根据下列所给实验装置(各装置间的连接导管和固定装置所用的铁架台、铁夹等均已略去)回答下列各问题.(装置图用大写A、B…N字母,连接接口用小写a、b…z字母填写)

              (1)实验室要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写字母代号,下同);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装置是    .若用较浓的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和收集较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有关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小写字母):                        
              (2)若用锌粒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有:    ,若用所得的纯氢气还原氧化铜并检验产物是否有水生成,还需选用的装置是        .在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N装置中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    的铜,同时可观察到M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    色.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有如下各步操作:①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铜②停止通入氢气③反应完全后熄灭酒精灯④继续通氢气冷至室温⑤通入纯氢气片刻赶净装置中的空气.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步骤编号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