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学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与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 1】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测得 pH 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实验1证明了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 2】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测得 pH 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图 3 所示。将图 2 与图 3 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

              (2)实验2中,b 点的溶质为______,c点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依据实验2获取的信息,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实验方案为______。
              【实验 3】实验小组对某纯碱样品的纯度进行测定:将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已知杂质只含NaCl)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52.2g 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渐加入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4所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6%。
              (4)求样品中 Na2CO3的纯度。
            • 2. 兴趣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a.二者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b.二者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并实验】
              (1)甲同学取2 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振荡,逐滴加入稀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得到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1得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依据是______。
              ②B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是将______中(填字母)。
              a.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
              (3)丙同学认为溶液温度升高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稀释释放的热量,不足以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排除这种可能性:______。
              【注意:若答对第(4)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查阅资料:
              ①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
              ②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4)丁同学用电导率传感器测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
              ①M点前曲线下滑的原因是______。
              ②N点时溶液中大量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 3.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关系不正确的是______。
              A.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
              B.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应合理补充微量元素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无色酚酞溶液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甲同学认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准确,你觉得呢?说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3)为探究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同学们设计如图的实验,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仔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CO2↑+CO↑+4H2O
              【问题讨论】
              ①D装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进入D装置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装置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 (填名称)。
              ③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怎样改进实验装置。
              (4)将10g的铜一锌合金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49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①生成氢气的质量。②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 4.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盐为专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酸与碱反应的实验,请回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该实验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要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石蕊溶液、氧化铜固体、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什么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______
              (2)在做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中,某同学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金属铝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可知: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 NaAlO2),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某化学小组通过以下在溶液中进行的实验,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a.HCl与Ca(OH)2
              b.H2SO4与K2CO3
              c.NaOH与CuSO4
              d.Ba(NO32与Na2SO4
              e.Na2CO3与KOH
              ①以上实验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
              ②实验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如图2是某同学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上述操作中有一步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7%(“>”、“<”或“=”);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为______。
              (5)为测定部分变质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该固体样品10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57.8g。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5. 某化学小组以“酸碱盐”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l:研究常见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程度。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固体化台物 ______ 。
              ______
              盐酸过量
              探究2:研究酸的性质--硫酸、盐酸和锌反应
              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硫酸和盐酸溶液都可以和锌反应产生氢气。产生这种共同现象的原因为______
              探究3:探索未知---浓硝酸和铜制取气体。
              已知Cu+4HNO3(浓)=Cu( NO32+H2O+2NO2↑.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0.NO和NO2都是空气的污染物。
              (1)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收集NO2的方法为______。
              (2)反应NO+X→NO2中,X的化学式应为______;若用浓硝酸和铜制取NO,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
              探究4: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1000g的大烧杯中加入l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去沉淀,剩余液体总质量为1009.8g,请你计算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6. 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甲组同学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酸度计测该溶液的pH,同时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如图1所示)。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搅拌。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酸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升高,由此可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属于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乙组的同学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______。
              (3)丙组同学用另外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当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小组同学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其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_____。为了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4)丁组同学借助酚酞试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一定。小东同学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否定小金的结论:
              请写出小东设计的实验(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
              (5)戊组同学拿来丙组同学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欲测定其变质情况,取出10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推测并计算:
              ①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______(选填完全变质、部分变质)
              ②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g。
              ③当加入3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7. 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根据生活经验,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含钠的盐是______(填化学式)。
              (2)小明同学做中和反应并探究反应产物过程如下:用试管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后溶液变______色,再往试管里滴入足量稀盐酸,振荡后溶液又变色,此时溶液显______性;取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出现了白色固体,对于白色固体成分(指示剂忽略),小明认为是氯化钠,小亮认为还可能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你认为谁的判断正确?
              (3)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发生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该溶液为部分变质,请设计实验证明。(请写出简要的步骤、现象)
              (4)有一瓶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现取该样品1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该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8.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请你补充丁同学的猜想。
              同学甲:可能是CaCl2和Ca(OH)2;      同学乙:可能只有CaCl2
              同学丙:可能是CaCl2、HCl和Ca(OH)2同学丁:可能是______。
              你认为该小组同学的猜想中不需做实验就可以否定的是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 同学甲猜想不正确
              实验2 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先有 ______ ,后有
              ______ 。
              同学丁猜想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Ca(OH)2,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二氧化碳       d.氧化铜
              (3)若该小组同学依据正确的操作程序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g该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内,慢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溶液的pH随盐酸滴加量的变化图象如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恰好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
              ②该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9. 为了探究酸碱反应,甲乙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所示:

              (1)甲实验中酚酞试液的作用是______。
              (2)取乙反应后的溶液60.0g,滴加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如图丙,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丁,则曲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则乙反应后取出的60.0克溶液中含有CaCl______克。
              (3)丙实验中最终生成多少克沉淀?并在图戌中画出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曲线。(写出计算过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