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60\%}\),将\(\rm{8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rm{(}\)  \(\rm{)}\)
              A.\(\rm{12.8g}\)
              B.\(\rm{18g}\)
              C.\(\rm{13.2g}\)
              D.\(\rm{20g}\)
            • 2.
              每年的\(\rm{6-7}\)月,新疆的许多地区都要举办“薰衣草”节\(\rm{.}\)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伽罗木醇等物质\(\rm{.}\)其中芳樟醇的化学式为\(\rm{C_{10}H_{18}O}\),请计算:
              \(\rm{(1)}\)芳樟醇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
              \(\rm{(2)}\)芳樟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rm{(154)}\),计算该物质组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rm{(}\)精确到\(\rm{0.1\%)}\)
            • 3.
              每年的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会随即对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rm{(}\)化学式为\(\rm{C_{2}H_{5}Cl)}\),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rm{(}\)  \(\rm{)}\)
              A.氯乙烷属于氧化物
              B.氯乙烷由碳、氢、氯原子构成
              C.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质量比为\(\rm{2}\):\(\rm{5}\):\(\rm{1}\)
            • 4.
              为测定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向\(\rm{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rm{5g}\)二氧化锰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称得剩余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rm{101.3g}\),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  \(\rm{)}\)
              A.\(\rm{6\%}\)
              B.\(\rm{11.1\%}\)
              C.\(\rm{20\%}\)
              D.\(\rm{10.7\%}\)
            • 5.
              酚酞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其化学式为:\(\rm{C_{20}H_{14}O_{4}}\)  下列有关酚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rm{(}\)  \(\rm{)}\)
              A.酚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rm{318g}\)
              B.酚酞是由\(\rm{38}\)个原子构成的
              C.酚酞属于有机物
              D.酚酞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rm{5}\):\(\rm{1}\)
            • 6. 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rm{(1)}\)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rm{(2)}\)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rm{(3)}\)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产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rm{(4)}\)实验: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rm{①}\)称取\(\rm{3.2g}\)氧化铁与\(\rm{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rm{48.48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 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rm{A}\) ______ ,\(\rm{B}\) ______
              \(\rm{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______
              \(\rm{③}\)夹紧\(\rm{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 ______
              \(\rm{④}\)安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rm{52.24g}\)
              \(\rm{(5)}\)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rm{0.48g}\),氧元素质量为\(\rm{0.96g…}\)
              \(\rm{(6)}\)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_____.
            • 7.

              我国药品管理局规定,不准使用含\(\rm{PPA(}\)化学式为\(\rm{C_{9}H_{14}NO)}\)的感冒药,关于\(\rm{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71.05\%}\)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52g}\)

              C.它是一种氧化物
              D.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rm{9∶14∶1∶1}\)
            • 8.

              物质\(\rm{X}\)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rm{[}\)提出问题\(\rm{]X}\)的化学式是什么?

              \(\rm{[}\)查阅资料\(\rm{]}\)

              \(\rm{(1)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80}\);

              \(\rm{(2)X}\)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rm{[}\)实验探究\(\rm{]}\)某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rm{(}\)其中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部分固定装置省略\(\rm{)}\)。

              \(\rm{[}\)回答问题\(\rm{]}\)

              装置\(\rm{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rm{[}\)得出结论\(\rm{]}\)通过计算得出\(\rm{3.0gX}\)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__;\(\rm{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rm{[}\)实验反思\(\rm{]}\)

              \(\rm{(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rm{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________\(\rm{(}\)填“是”或“否”\(\rm{)}\),原因是________。

              \(\rm{(2)}\)如果不用\(\rm{F}\)装置,测出\(\rm{X}\)中氧元素质量________\(\rm{(}\)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m{)}\)。

              \(\rm{(3)}\)为了使实验更安全,或减小误差,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rm{(}\)至少写出一条\(\rm{)}\)。

              \(\rm{[}\)拓展研究\(\rm{]}\)小亮也称\(\rm{3.0gX}\),按上图做实验,但他忘记放氧化铜了。结果\(\rm{D}\)装置增重不变,而\(\rm{E}\)装置增重只有\(\rm{3.3g}\),其原因是________。写出小亮实验时\(\rm{X}\)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 9.

              分解水制氢气的一种原理如图,下列关于该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rm{H}\)、\(\rm{O}\)、\(\rm{S}\)、\(\rm{I}\)
              B.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C.理论上每生成\(\rm{16g}\)氧气就能得到\(\rm{2g}\)氢气
              D.理论上\(\rm{I_{2}}\)、\(\rm{SO_{2}}\)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
            • 10.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航天技术中的化学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图1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它以中国书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此作品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①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若从铁、金Au、银、铅Pb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可能回收得到的金属组合是    
              A、Fe、Pb    B、Au、Fe    C、Ag、Au  D、Pb、Ag
              ②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③“嫦娥一号”发射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用A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A═N2+4H2O,则肼(A)的化学式为    
              A、N2H2        B、N2H4O2    C、NH2D、N2H4
              ④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    (填“易”或“不易”)生锈,原因是:    
              ⑤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2所示,试回答:
              (1)写出A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    
              (2)用CO还原钛铁矿,生成钛和铁的混合物,主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两种物质分开    
              (3)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    
              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    .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