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发现问题1】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火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1】猜想①:蜡烛中可燃物成分不一样;
              猜想②:    
              【发现问题2】同学们用蜡烛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发现蜡烛很快熄灭,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远小于瓶容积的
              1
              5
              .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与假设2】猜想①:蜡烛燃烧产生CO2气体;
              猜想②:    
              猜想③:    
              【实验验证】将蜡烛点燃后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瓶中的氧气含量.数据如图1.

              【得出结论】此实验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降低了    %.
              【深入探究】
              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可能是影响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请你设计方案除去集气瓶中蜡烛燃烧生成的CO2    ;方案中化学方程式:    
              【拓展研究】某同学用氧气传感器定量测定密闭条件下足量红磷燃烧时氧气的含量变化,如图2,在110秒时氧气的含量有所上升,接着再慢慢下降,最终维持在8.85%左右,请你试着解释图象变化的可能原因是:①    ;②    .你对氧气含量最终维持在8.85%左右是怎么理解的?    
            • 2. 冬季取暖人们常用到暖宝宝(图3),其热量来源于铁的缓慢氧化.化学小组的同学突发奇想,想利用暖宝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1)暖宝宝的主要成分铁粉、木炭、食盐.
              (2)暖宝宝反应的主要原理是铁粉与氧气、水共同作
              用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实验: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250mL集气瓶中加入20mL水
              ③读取温度计示数为18°C,撕掉暖宝宝上的贴纸,塞紧橡胶塞.
              ④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⑤待温度计示数为18°C时,打开止水夹.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小组同学的设计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3)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则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反思:反思实验过程,你认为小组同学实验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写出一条即可).你证明这确实是造成误差原因的方案是    
            •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组成
              (1)图A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的组成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为: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2)图B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水的组成
              ①电解水反应中生成的两种物质是    
              ②还能说明组成水的元素种类的实验是    
              实验二、探究微粒的性质
              (1)在“探究浓盐酸物理性质”实验过程中,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    出现,这一现象能够体现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2)如图C和图D所示,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叮嘱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容易被压缩的注射器是    (填甲或乙)
              ②通过对比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    (填大或小)
            • 4. 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    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    (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
              探索: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
              Ⅱ.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
              (2)验证: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溶质有两种,它们是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证明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
              探究3: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为了证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 5. (2016春•宁国市校级月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图10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此题做对奖励4分) 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②    
            • 6. 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脱氧剂成分
              【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实验猜想】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    (填化学式).
              【验证猜想】方法为:    
              【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图1所示装置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还含有    (填化学式).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    .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3).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 7.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交流表达】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1)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 8. 如图1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1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白磷40℃即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
              (1)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
              (2)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为    
              (3)若将白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    
              (4)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内气体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吸收五氧化二磷
              (5)图2是另一实验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已知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15mL9mL
              ②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③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列举两条).
            • 9. (2015秋•海南校级月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中数据,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
                  
                  
            • 10. (2015秋•邗江区校级月考)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
              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mL80.054.5126.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根据表4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原因是:(每空2分)
                  ;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