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5% 10% 15%
              大理石的种类 A A A B B B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
              (1)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研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CO2的产生速度外,还在研究______的影响.
              (2)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______也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CO2气体的产生速度,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______.
            • 2. 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rm{H_{2}O_{2}}\)溶
              液浓度\(\rm{\%}\)
              \(\rm{H_{2}O_{2}}\)溶液体积\(\rm{/mL}\) 温度\(\rm{℃}\) \(\rm{MnO_{2}}\)的用量\(\rm{/g}\) 收集氧气的体积\(\rm{/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rm{/s}\)
              \(\rm{①}\) \(\rm{5}\) \(\rm{1}\) \(\rm{20}\) \(\rm{0.1}\) \(\rm{4}\) \(\rm{16.75}\)
              \(\rm{②}\) \(\rm{15}\) \(\rm{1}\) \(\rm{20}\) \(\rm{0.1}\) \(\rm{4}\) \(\rm{6.04}\)
              \(\rm{③}\) \(\rm{30}\) \(\rm{5}\) \(\rm{35}\) \(\rm{2}\) \(\rm{49.21}\)
              \(\rm{④}\) \(\rm{30}\) \(\rm{5}\) \(\rm{55}\) \(\rm{2}\) \(\rm{10.76}\)
              \(\rm{(1)}\)通过实验\(\rm{①}\)和\(\rm{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______有关;从实验______和______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rm{(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rm{.}\)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__.
              \(\rm{(3)}\)用一定量\(\rm{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______\(\rm{(}\)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rm{)}\).
            • 3.

              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制取\(\rm{CO_{2}}\)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小梅发现不同小组装置中冒出气泡的快慢不同。

              【提出问题】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作出猜想】可能是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影响了反应速率。

              【设计实验】小梅每次取\(\rm{20mL}\)盐酸,进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温度\(\rm{/℃}\)

              \(\rm{HCl}\)的质量分数\(\rm{/\%}\)

              大理石质量

              收集所用时间\(\rm{/s}\)

              \(\rm{①}\)

              \(\rm{20}\)

              \(\rm{18}\)

              \(\rm{10g}\)

              \(\rm{40}\)

              \(\rm{②}\)

              \(\rm{20}\)

              \(\rm{9}\)

              \(\rm{10g}\)

              \(\rm{78}\)


              \(\rm{(1)}\)小梅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rm{CO_{2}}\),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2)}\)小梅用如图装置来测定收集一瓶\(\rm{CO_{2}}\)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瓶内植物油的作用是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为            

              【评价与反思】\(\rm{(3)}\)小芳认为小梅的实验不够严密,对大理石的要求还要有           

              \(\rm{(4)}\)下图是小芳与小梅对实验进行改进后,在老师帮助下,用精密测量法绘制的实验\(\rm{①}\)的图象,数据反映,前\(\rm{40s}\)反应速度快,从\(\rm{40s}\)到\(\rm{160s}\)反应速度逐渐减慢,原因是                                                                                       

              \(\rm{(5)}\)你认为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还有                \(\rm{(}\)写一点即可\(\rm{)}\)。

            •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提出问题】是什么离子导致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猜想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与铜离子有关;乙同学:可能与硫酸根离子有关;

              丙同学认为乙的猜想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用\(\rm{A}\)、\(\rm{B}\)两组仪器进行实验: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图\(\rm{A}\)所示装置气密性,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量取\(\rm{2}\)份质量分数为\(\rm{20\%}\)的稀硫酸各\(\rm{20mL}\),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铜溶液\(\rm{1mL}\),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锌溶液\(\rm{1mL}\)。称取\(\rm{2}\)份形状相同锌粒各\(\rm{1g}\),分别与以上溶液反应。反应装置如图\(\rm{A}\)所示。用此装置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用\(\rm{B}\)收集气体,分别记录收集一瓶气体\(\rm{(}\)集气瓶规格均为\(\rm{125mL)}\)所需的时间\(\rm{(}\)如下表\(\rm{)}\),什么时间开始收集气体?                      

              编号

              \(\rm{20\%}\)的稀硫酸各\(\rm{20mL}\)

              锌粒

              收集\(\rm{1}\)瓶氢气所需的时间

              \(\rm{①}\)

              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铜溶液\(\rm{1mL}\)

              \(\rm{1g}\)

              \(\rm{2}\)分\(\rm{10}\)秒

              \(\rm{②}\)

              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锌溶液\(\rm{1mL}\)

              \(\rm{1g}\)

              \(\rm{3}\)分\(\rm{01}\)秒

              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与__________有关。

              实验\(\rm{②}\)中加入质量分数为\(\rm{10\%}\)的硫酸锌溶液\(\rm{1m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本题回答正确将奖励\(\rm{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rm{60}\)分。】

              【反思质疑】丁同学认为:锌与混有硫酸铜的硫酸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可能与

              铜单质有关,他质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丁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rm{①}\)

              取\(\rm{1g}\)锌粒于锥形瓶,加入\(\rm{20mL 20\%}\)的稀硫酸

               

              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与铜单质有关

              \(\rm{②}\)

               

            • 5.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从课外读物中得知新鲜的肝脏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与一种无机催化剂\(\rm{Fe^{3+}}\)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现有实验材料如下:

              新鲜的含过氧化氢酶\(\rm{3.5\%}\)的猪肝研磨液、\(\rm{3.5\%}\)的\(\rm{FeCl_{3}}\)溶液、新配制的\(\rm{3\%}\)的过氧化氢溶液;

              量筒、滴管、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小木条、火柴、酒精灯等。

              某同学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rm{Fe^{3+}}\)催化效率,利用上述材料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rm{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作出猜想】

              猜想\(\rm{1}\):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rm{Fe^{3+}}\)高;

              猜想\(\rm{2}\):\(\rm{Fe^{3+}}\)的催化效率比过氧化氢酶高。

              【实验步骤】

              \(\rm{(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rm{2mL3\%}\)的过氧化氢溶液。

              \(\rm{(2)}\)分别向两支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将                             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现象。

              \(\rm{(4)}\)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rm{2}\)正确。

              【继续探究】

              \(\rm{(5)}\)该同学继续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rm{FeCl_{3}}\)溶液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绘成右图,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果的曲线是_____,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rm{(}\)写一条即可\(\rm{)}\)


              \(\rm{(6)}\)你认为猪肝研磨液的催化效率还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rm{(}\)填一种因素即可\(\rm{)}\)。

            • 6.

              工业上用黄铁矿\(\rm{(}\)主要成分是\(\rm{FeS_{2})}\)制备硫酸,主要流程如下:

                  \(\rm{(1)}\)向沸腾炉中加入黄铁矿时需要将矿石粉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m{SO_{3}+H_{2}O═══H_{2}SO_{4}}\),反应中_________\(\rm{(}\)填“有”或“没有”化合价改变。

                  \(\rm{(3)}\)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rm{①}\)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

                  \(\rm{②}\)反应消耗的\(\rm{O_{2}}\)与生成的\(\rm{SO_{3}}\)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

            • 7.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rm{.}\)服用含\(\rm{MgCO_{3}}\)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______.
            • 8.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主要有:\(\rm{①}\)反应温度;\(\rm{②}\)反应物浓度;\(\rm{③}\)是否使用催化剂;\(\rm{④}\)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请用序号填写如下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rm{(1)}\)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