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 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rm{—}\)”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rm{(}\)已知:\(\rm{CaCl_{2}}\) 溶液呈中性\(\rm{CaCl_{2}+Na_{2}CO_{3=}CaCO_{3}↓+2NaCl)}\)

               


              \(\rm{(1)}\)大力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 呈______\(\rm{(}\)填“酸性”、“碱性”或“中性”\(\rm{)}\);

              \(\rm{(2)}\)小明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大力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酸碱指示剂除外\(\rm{)}\);

              \(\rm{(3)}\)阳阳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小明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 是_____________\(\rm{(}\)酸碱指示剂除外\(\rm{)}\),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 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有一硝酸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一种或几种杂质。请根据实验现象回答问题:\(\rm{(}\)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rm{)}\)

              \(\rm{(1)}\)白色淀淀\(\rm{A}\)是______ \(\rm{(}\)填化学式,下同\(\rm{)}\).

              \(\rm{(2)}\)若样品中只含一种杂质,则杂质是___________。
              \(\rm{(3)}\)无色溶液\(\rm{B}\)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rm{(4)}\)写出生成白色沉淀\(\rm{BaCO_{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rm{(5)}\)若样品中含有三种杂质,则杂质是___________。

            • 3. 二氧化锰因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而备受关注,制备二氧化锰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某研究性小组对此展开了系列研究。
              Ⅰ\(\rm{.}\)用高锰酸钾制备
              【查阅资料】:
              \(\rm{⑴3K}\)\(\rm{{\,\!}_{2}}\)\(\rm{MnO}\)\(\rm{{\,\!}_{4}}\)\(\rm{+2H}\)\(\rm{{\,\!}_{2}}\)\(\rm{SO}\)\(\rm{{\,\!}_{4}}\)\(\rm{═2KMnO}\)\(\rm{{\,\!}_{4}}\)\(\rm{+MnO}\)\(\rm{{\,\!}_{2}}\)\(\rm{↓+2K}\)\(\rm{{\,\!}_{2}}\)\(\rm{SO}\)\(\rm{{\,\!}_{4}}\)\(\rm{+H}\)\(\rm{{\,\!}_{2}}\)\(\rm{O}\)

              \(\rm{⑵K}\)\(\rm{{\,\!}_{2}}\)\(\rm{MnO}\)\(\rm{{\,\!}_{4}}\)易溶于水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用稀硫酸浸取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烘干即得\(\rm{MnO_{2}}\),用稀硫酸而不用水浸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II.}\)用碳酸锰制备
              控制一定的温度,焙烧\(\rm{MnCO}\)\(\rm{{\,\!}_{3}}\)制取\(\rm{MnO}\)\(\rm{{\,\!}_{2}}\)的装置如下:

              \(\rm{⑴}\)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英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⑵MnCO_{3}}\)在空气中加热易转化为锰的不同氧化物,其残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rm{.}\)图中\(\rm{B}\)点对应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4. 实验室内,某兴趣小组利用三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烧瓶,按如图\(\rm{1}\)所示的装置,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探究。三个注射器内各装入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并迅速将注射器内\(\rm{85mL}\)的液体注入烧瓶中,关闭活塞,振荡烧瓶,冷却至室温;烧瓶内气压变化如图\(\rm{2}\)所示。

              资料\(\rm{1}\):\(\rm{CO_{2} + Na_{2}CO_{3} + H_{2}O =2 NaHCO_{3}}\)

              资料\(\rm{2}\): \(\rm{2NaHCO_{3}}\) \(\rm{\overset{∆}{=} Na_{2}CO_{3}+H_{2}O+CO_{2}↑}\)

              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曲线\(\rm{AB}\)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rm{(2)}\)曲线\(\rm{2}\)所代表的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rm{(3)}\)对比曲线\(\rm{1}\)、\(\rm{2}\)、\(\rm{3}\),能得出的结论是                 

              A.\(\rm{CO_{2}}\)能与水发生反应   \(\rm{B.}\)该温度下,\(\rm{1}\)体积水约溶解\(\rm{1}\)体积\(\rm{CO_{2}}\)

                 \(\rm{C. NaOH}\)浓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rm{(4)}\)图\(\rm{1}\)所示实验中,用“注射器”而不用“长颈漏斗”的原因是          

              \(\rm{(5)}\)探究曲线\(\rm{3}\)所代表的实验后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rm{①}\)取少量该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仅由此现象,定性的猜想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rm{(}\)写出所有的可能\(\rm{)}\)            。\(\rm{(}\)填化学式,下同\(\rm{)}\)

               

               

               

               

              \(\rm{②}\)将试管加热,未见气泡产生;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加入足量的\(\rm{BaCl_{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说明该溶液中存在溶质          ;此时溶液还是红色,说明该溶液中还存在溶质            

            • 5.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rm{(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rm{D}\)与________\(\rm{(}\)填“\(\rm{A}\)”或“\(\rm{B}\)”或“\(\rm{C}\)”\(\rm{)}\)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A}\)

              \(\rm{B}\)

              \(\rm{C}\)

              \(\rm{D}\)

              \(\rm{(2)}\)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锰酸钾、高锰酸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rm{+6}\)、\(\rm{+7}\)。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rm{+7}\)、\(\rm{+5}\)、\(\rm{+1}\)、\(\rm{-1}\)等,由此推测钠元素、氯元素和\(\rm{+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