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1】
              (1)鸡蛋白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    
              (2)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呢?
              【查阅资料】
              a、CaCO3灼烧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一种无毒的氧化物.
              b、蛋壳中的其它成分受热不分解,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设计方案】他们分别称取12.0g蛋壳设计了以下不同的实验方案:
              (1)小华的方案:
              称取12.0g蛋壳研磨成粉末,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g.则:减少的质量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经计算得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91.7%.
              (2)小明的方案: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仪器a装有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2连接好装置后,并    
              ②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打开K1关闭K2,通入空气一会儿;
              ③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直到    为止(填实验现象);
              ④打开K1关闭K2,再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⑥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数据】重复实验,3次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实验1实验2实验3
              装置C中沉淀质量(g)19.6819.7519.67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①上述数据是否为托盘天平称量得到的    (填“是”或“不是”).
              ②若无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利用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该蛋壳中的CaCO3质量分数为83.3%.
              【实验反思】
              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小明测定准确度的是    (填字母).
              A.缓缓滴加稀盐酸
              B.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在装置B、C之间增加盛有饱和NaHCO3的洗气瓶.
            • 2. 对超市一种新产品…“污渍爆炸盐”有关问题进行探究,该产品的说明书如下:
              [主要成分]过氧碳酸钠.
              [用  途]衣物助洗剂,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
              [注意事项]使用时避免接触皮肤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碳酸钠(Na2CO4)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Na2CO4与H2O反应只生成2种物质,1种是碳酸盐,另1种是化合物.
              活动一:检验爆炸盐溶于水后是否生成碳酸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水量爆炸盐溶于水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通入澄清石灰水(1)    爆炸盐溶于水后的溶液存在碳酸钠
              活动二:探究爆炸盐溶于水后生成的另一种含氧化合物的成分.
              (1)猜想假设:猜想一:可能是NaOH
              猜想二:可能为H2O2,作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2)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1)取少量爆炸盐溶液加入足量的    溶液
              (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1)产生白色沉淀
              (2)酚酞不变色
              该含氧化合物不是NaOH
              实验二: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爆炸盐溶液,并将    伸入其中
                  
                  
              产生了氧气,该含氧化合物为过氧化氢.
              (3)反思应用:使用爆炸盐应注意    保存.
            • 3.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将镁放入NH4Cl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询问老师后得知镁与NH4Cl溶液反应能生成气体和一种盐.为了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NH4Cl溶液显酸性;
              ②NH3+HCl═NH4Cl,2NH3+H2SO4═(NH42SO4
              ③2NH3+3CuO
               加热 
              .
               
              3Cu+N2+3H2O
              【提出猜想】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探究实验】
              (1)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不变    色,则该气体中在无HCl气体.
              (2)为了探究其它气体是否存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A中溶液变红色,证明有    气体(填化学式);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    
              ③B中玻璃管观察到    ,说明有氢气.
              【实验结论】镁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NH3和H2,还生成一种盐的化学式是    
              【实验反思】
              (1)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小林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气体,就能说明HCl气体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小敏同学为了更加充分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中有氢气,她在B装置的玻璃管后面再连接了装有    的U型管,观察实验过程中U型管中的物质是否变蓝色.
            • 4.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镁不但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也会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某学习小组拟对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混合物氮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Ⅰ.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Ⅱ.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不与NH3反应
              Ⅲ.2NH3+H2SO4═(NH42SO4
              Ⅳ.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精确称量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5.00g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C,连接好装置;③关闭活塞K,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水,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④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⑤再次称量装置C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现象是    
              (2)装置B和装置D的共同作用是    
              (3)实验步骤④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4)若装置C增重0.34g,固体混合物中MgN2的质量分数为    
              (5)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
            • 5. (2016•海口二模)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碳酸氢钠粉末,充分加热后,观察到大试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小刚猜想:白色固体可能是NaOH或Na2CO3
              (1)小刚从试管内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他判断该固体为NaOH.
              小美认为他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因为    
              (3)请你帮小刚设计实验,进一步进行验证: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试管内剩余的固体为
              Na2CO3
            • 6. 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CaCO3
               高温 
              .
               
              CaO+CO2↑.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想】Ⅰ.只有氧化钙;Ⅲ.只有碳酸钙;Ⅲ.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    
              (2)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3)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I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Ⅲ成立
              【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    
            • 7. (2016•松北区二模)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玻璃管,将U形玻璃管内的物质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滤液不变色.同学们对滤液所含的阴离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滤液中含有什么阴离子?
              【猜想与假设】A同学:含有SO42-
              B同学:含有Cl-
              C同学:含有(1)    (填离子符号)
              请你评价A同学的猜想:(2)    
              【实验探究】B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B同学得出结论:自己的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评价B同学的结论:(3)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B同学在验证自己的猜想时,若将所加试剂调换成适量的另一种试剂(4)    (填化学式),过滤后,再向所得滤液中滴加(5)    ,既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也能确定滤液中的离子成分.
              同学们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渡中的离子成分.
              【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知道:在确定该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成分时,一般应加入(6)    ,再验证(7)    ,这样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的阴离子成分.
            • 8. 牙膏摩擦剂的类型很多,如CaCO3,SiO2或它们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对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
              【查阅资料】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方案】
              ①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出现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摩擦剂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②取实验①中的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2】该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如图1连接好装置后,发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    
              (2)重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B装置中加入牙膏样品8.00g;
              (4)    K1    K2(填“打开”或“关闭”),向牙膏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至B中无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盐酸;
              (5)    ,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
              (6)将C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实验数据如图2(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和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若没有A装置,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D装置的作用是    
              (3)据上面数据,计算该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9. 某实验小组将洁净的铁钉投入到氯化铜溶液中,发现铁钉表面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提出猜想:可能是CO2、HCl、Cl2、O2、H2
              【查阅资料】25℃时,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是500,极易溶于水;Cl2在水中的溶解度约是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分析】依据猜想和资料,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讨论:
              (1)甲同学从物质组成的元素角度分析,认为猜想中最不可能的气体是    
              (2)乙同学根据资料推理得出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    ,理由是:    
              (3)丙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O2的方法是    
              (4)丁同学认为是Cl2,则只需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进行检验.
              【设计方案】实验小组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的试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1)如果产生的气体是O2和H2,你认为装置C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    
              (2)戊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管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大拇指点火,若没有听到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验证实验】经戊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干燥的气体从a处通入,过一会儿点燃C处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变为光亮的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停止通气,再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实验结论】铁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实验反思】(1)装置B中浓H2SO4    作用.(2)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氯化铜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如果要测出氯化铜溶液的酸碱度,你认为应该选    来测定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 10. 跳跳糖是1974年开始出现在美国市场上的创新糖果,发明人是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研发科学家米切尔.跳跳糖的特征跟卖点,就是趣味小糖果颗粒在舌头上噼啪的作响!这项产品一推出就造成风行,成为小孩子的最爱.
              有同学对跳跳糖为什么能在舌头上噼啪的作响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能让跳跳糖在舌头上噼啪作响的是什么?
              【查阅资料】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呢!他们把跳跳糖放在灯下,可以看到内部有气泡,再把跳跳糖放入水中,观察到在它的表面有连续不断的气泡冒出,正是这些气泡使人有“跳”的感觉,该气体能够在高压条件下压入跳跳糖浆中,且该气体能够部分溶于水,能与食品共同保存.
              【猜想】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说明该物质具有    性质;(填写一条相关的物理或化学性质)
              你猜想能让跳跳糖跳起来的气体是    
              【验证】请你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并写出验证该气体的方法及现象、结论:
              验证方法 现象及结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