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A、B、C、D、E、F六种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2)将图中所示装置的代号填入下表.
              制取气体 药品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氧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二氧化碳 大理石和稀盐酸
              氢气 锌粒和稀硫酸 A或B D或F
              (3)写出一条实验室可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条可用装置A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题意,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C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选用(填序号)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气体发生装置应用(填序号)    ;  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用(填序号)    
            • 3. 根据以下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有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验证二氧化碳气体己收集满的方法是    
              (4)甲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0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5)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乙图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    端导气管进入瓶中(填字母).
              (6)根据上述分析和选择可知,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否则    ;小明同学建议用装置B做“H202分解制取02”实验,但遭到很多同学的质疑,你认为用该装置制取02的缺点是    ,小红将仪器作一简单的调整即得到目的,小红的做法是    
            • 4.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2)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收集装置可选择    .连接好装置后,应先    ,试管口的棉花团的作用是    
              (3)当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仪器②内盛放的液体是    ;锥形瓶内放的固体是    ,其作用是    
              与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比较环保且生成的氧气多
              若装置B中反应十分剧烈,据此提出该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可选用    装置(填序号),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    装置(填序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5. 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    
              (3)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长颈漏斗中应加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可用甲图方法,当往右拉活塞,观察到    ,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也可选择C装置,大理石应放在    上,该装置的优点是    .若用G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进(选“a”或“b”).
              (4)右图是某同学放置在桌面上的一瓶初中常见的无色纯净气体,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    (写一种即可).
            • 6. 在CO2复习课上,老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
              说明:1.装置I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2.装置Ⅲ中在小试管外壁贴有4片试纸:其中两端的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中间两片用紫色石蕊溶液浸过并晒干.

              (1)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可用来制备CO2.写出 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检验Ⅱ中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2)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时Ⅲ中出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 7. 下列是常见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使用装置A和E组合来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即可)
              (2)请简述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    (包括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应注意的是    (写一条即可).
              (3)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固体)+4HCl(液体)
                △  
              .
               
              MnCl2+2X+Cl2↑,则X的化学式为    .制取氯气应该选取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当贮气罐中的氯气泄露时,你给现场的人们的逃生自救的建议是    .(写出一点即可)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求产生氧气的质量和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 8. 如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气体从b端通入,收集氢气
              C.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 9. 以下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    装置和D装置的组合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验满方法为    .请写出检验该气体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收集氧气可以选择G装置,若G装置中装满水,则收集时氧气从    端进入(c或d).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NH4HCO3
                △  
              .
               
              NH3↑+H2O+CO2↑;2NaHCO3
                △  
              .
               
              Na2CO3+H2O+CO2↑.
              某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 10. 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D进行组装,当收集满了一瓶氧气后,停止反应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室选用B和C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    (答一种),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