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合肥校级模拟)我校化学兴趣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改进教材方案.
              【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实验过程】(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湍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可观察现象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形式弹簧夹,预测活塞移动到    mL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移动现象为    
              【交流与反思】实际实验中,活塞停止的刻度始终大于理论刻度值.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铁锈原理再次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①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少许活性炭、少量氯化钠和水.
              ②铁锈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Fe2O3
              【实验原理】铁生锈消耗    和水,生成固体铁锈;氧化钠可以加快铁锈的速率.
              【实验过程】(1)取一个集气瓶,其实际容积是150mL;取一个量筒,内盛有100mL的水.
              (2)室温时,先夹紧弹簧夹,将一定量的脱氧剂悬吊在橡皮塞反面,再将橡皮塞旋紧到集气瓶口,将导气管插入量筒水中.2个小时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内的现象    
              (3)当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且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1mL刻度处.
              【数据分析】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理论上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请你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 2. 目前,教科书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无法满足严谨的科学要求,利用NO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查阅资料】①N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相同条件下,2体积的NO与1体积的O2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生成NaNO2、NaNO3和H2O
              ③2FeSO4+3H2SO4+2NaNO2═Fe2(SO43+2NaHSO4+2H2O+2NO↑

              (1)写出仪器d的名称:    
              (2)若要调节A中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    (填“a”、“b”或“c”).
              (3)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用稀硫酸、NaNO2饱和溶液和FeSO4•7H2O固体反应制备NO,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纯净的NO气体,而不用C或D装置的理由是:    
              (5)如图F所示,向收集有60mLNO气体的量筒中,缓慢推入20mL的空气,用橡胶塞塞住量筒口,小心混合,使气体充分反应.1~2min后,在液面下移开橡胶塞.2min后,观察和记录最终量筒中气体的体积为67.4mL.则20mL空气中含氧气    mL,操作时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6)收集60mLNO气体(密度约为1.27g/L),至少需要固体NaN0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
            • 3. 冬季取暖人们常用到暖宝宝(图3),其热量来源于铁的缓慢氧化.化学小组的同学突发奇想,想利用暖宝宝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1)暖宝宝的主要成分铁粉、木炭、食盐.
              (2)暖宝宝反应的主要原理是铁粉与氧气、水共同作
              用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实验: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250mL集气瓶中加入20mL水
              ③读取温度计示数为18°C,撕掉暖宝宝上的贴纸,塞紧橡胶塞.
              ④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⑤待温度计示数为18°C时,打开止水夹.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小组同学的设计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3)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则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反思:反思实验过程,你认为小组同学实验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写出一条即可).你证明这确实是造成误差原因的方案是    
            • 4. 目前,教科书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方法,无法满足严谨的科学要求.利用NO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查阅资料]
              ①N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相同条件下,2体积的NO与1体积的O2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生成NaNO2、NaNO3和H2O
              ③2FeSO4+3H2SO4+2NaNO2═Fe(SO43+2NaHSO4+2H2O+2NO↑

              (1)写出仪器d的名称:    
              (2)若要调节A中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    (填“a”、“b”或“c”)
              (3)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用稀硫酸、NaNO2饱和溶液和FeSO4•7H2O固体反应制备NO,应选用的发生装
              置是    (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纯净的NO气体,而不用C或D装置的理由是:    
              (5)如图F所示,向收集有60mLNO气体的量筒中,缓慢推入20mL的空气.
              用橡胶塞塞住量筒口,小心混合,使气体充分反应.1~2min后,
              在液面下移开橡胶塞.2min后,观察和记录最终量筒中气体的体
              积为67.4mL.则20mL空气中含有氧气    mL.
              操作时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6)收集60mLNO气体(密度约为1.27g/L),至少需要固体NaNO2的质量是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g)
            • 5. (2016•微山县校级模拟)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的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出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就能粗略得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
              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定结果与理论值往往相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装铁粉的纸袋浸有浓食盐水,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烧杯中水的体积
              体积/mL126.054.580.0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后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髙的主要原因是:
                  
                  
            • 6. (2015春•渠县校级期末)化学兴趣学习小组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时,把红磷改为镁条.在空气中点 燃一段镁条后,迅速插入密闭的集气瓶中,镁条熄灭后,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 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体相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兴趣小 组的同学对此现象进行了探宄.
              (1)集气瓶底部铺了少量细沙,其作用是    .镁条燃烧,打开止水夹后,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我们知道镁条能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_    ,基本反应类型是    
              思考: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 的    %.
              发现问题: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远大于上述百分比呢?
              査阅资料: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单质,写出镁在二氧化
              碳气体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小明认为: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与镁条发生了反应引起的.你认为小明的说法准确
              吗?    为什么?    
              你还有其它的想法吗?    
              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等几种物质与镁条发生了化学反应.
              交流反思:通过以上探宄,你对燃烧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 7. (2015秋•赣县校级期中)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选择药品】小光小组认为,选择的药品的理由是①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②无气体产生.他们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A.木炭 B.硫粉  C.镁带    D.铁丝    E.白磷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有毒会刺激人体呼吸道.
              【设计实验】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
              【步骤与现象】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⑤燃烧结束,
              待试管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与交流】
              (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    性.引燃白磷还可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兴趣小组同学是如何测量试管的容积的?    
              (3)如何检查此套装置的气密性?    
              (4)步骤③中注射器吸水使活塞至少应调到    mL处(填整数).
              (5)步骤④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有    
              (6)小华同学认为步骤⑤在保证活塞自由移动的前提下,观察活塞位置时,最好将试管和注射器整体    放,防止注射器及注射器内的水的重力对实验造成影响.
            • 8. (2013秋•涪陵区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获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人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人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剩下约4mL时停止下流.
              [得出结论]    
            • 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看到    ,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 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乙同学用图1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种即可):    
              (3)丙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 的
              1
              5
              .小组内同学帮她仔细检查,发现装置的气密性 及操作步骤均无问题.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    
              (5)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图2改进.(已知试管容积为45mL)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 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刻度处才停止.
              (6)由图1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 10.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小涵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有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反应现象:    
              (2)小涵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①    ;②    ;③    
              (3)小盈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