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实验室里配制\(\rm{50g1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配制该溶液需要的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rm{g}\);

              \(\rm{(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

              \(\rm{(3)}\)认真观察,图中有一处错误操作,若不进行改正,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r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m{)15\%;}\)

              \(\rm{(4)}\)取上述溶液\(\rm{10g}\),加____\(\rm{g}\)水稀释,可得到\(\rm{5\%}\)的氯化钠溶液。

            • 2.

              \(\rm{(1)}\)化学实验室要从\(\rm{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

              请回答:

              \(\rm{①}\)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_____________;

              \(\rm{②}\)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rm{③}\)写出\(\rm{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④}\)为了检验滤液\(\rm{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rm{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

              \(\rm{(2)}\)配制\(\rm{50 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rm{①}\)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rm{(}\)水的密度:\(\rm{1.0 g/mL)}\)。

              \(\rm{②}\)称量:如上图\(\rm{1}\)所示\(\rm{(}\)右盘无砝码\(\rm{)}\),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_______ \(\rm{g}\)。                        

              \(\rm{③}\)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配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rm{(}\)写出计算式和结果\(\rm{)}\)。

              \(\rm{④}\)装瓶、贴标签。

              \(\rm{⑤}\)上述实验过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上图\(\rm{2}\)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rm{(}\)填“偏大”、“不变”或“偏小”\(\rm{)}\)。

              \(\rm{⑥}\)若将上述\(\rm{50 g}\)氯化钠溶液稀释为\(\rm{2\%}\)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

              _________\(\rm{(}\)填标号\(\rm{)}\)。

               \(\rm{A.}\)量筒      \(\rm{B.}\)漏斗      \(\rm{C.}\)玻璃棒      \(\rm{D.}\)托盘天平

            • 3. 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rm{(1)}\)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

              A.食盐          \(\rm{B.}\)蔗糖          \(\rm{C.}\)味精         \(\rm{D.}\)芝麻油

              \(\rm{(2)}\)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rm{50 g}\)的\(\rm{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rm{KNO_{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rm{(}\)如有不溶的\(\rm{KNO_{3}}\)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rm{)}\),得到溶液。加入\(\rm{KNO_{3}}\)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

              \(\rm{a}\)

              \(\rm{b}\)

              \(\rm{c}\)

              \(\rm{d}\)

              \(\rm{e}\)

              加热\(\rm{KNO_{3}}\)固体的质量

              \(\rm{40}\)

              \(\rm{45}\)

              \(\rm{50}\)

              \(\rm{55}\)

              \(\rm{60}\)

              所得溶液质量

              \(\rm{90}\)

              \(\rm{95}\)

              \(\rm{100}\)

              \(\rm{105}\)

              \(\rm{105}\)

              \(\rm{①}\)实验\(\rm{a}\)、\(\rm{b}\)、\(\rm{c}\)、\(\rm{d}\)、\(\rm{e}\)中,有未被溶解的\(\rm{KNO_{3}}\)固体析出的实验是_______\(\rm{(}\)填写实验编号\(\rm{)}\)

              \(\rm{②}\)该温度下\(\rm{KNO_{3}}\)的溶解度是_____\(\rm{g}\)。

              \(\rm{③}\)实验\(\rm{a}\)、\(\rm{b}\)、\(\rm{c}\)、\(\rm{d}\)、\(\rm{e}\)所得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rm{a < b < c}\)___\(\rm{d}\)___\(\rm{e (}\)填“\(\rm{ < }\)”、“\(\rm{ > }\)”或“\(\rm{=}\)”\(\rm{)}\)。

              \(\rm{④}\)取实验\(\rm{c}\)所得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变为\(\rm{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用计算结果说明\(\rm{)}\)。

              \(\rm{(3)}\)开启“\(\rm{XX}\)牌”碳酸饮料,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______的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 4.

              某同学欲配制\(\rm{50g}\)溶质质量分数为\(\rm{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rm{(}\)填序号,下同\(\rm{)}\),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rm{(2)}\)图\(\rm{②}\) 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_\(\rm{g}\)。

              \(\rm{(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

              A.\(\rm{10 ml}\)    \(\rm{B.25 ml}\)    \(\rm{C.50ml}\)    \(\rm{D.100ml}\)

              \(\rm{(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rm{(}\)填序号\(\rm{)}\)。

              A.氯化钠固体不纯    \(\rm{B.}\)往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滴溅出   \(\rm{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rm{E.}\)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rm{F.}\) 用生锈砝码称量氯化钠

            • 5.

              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rm{4\%}\)的食盐水是最适合制作泡菜的。在配制 \(\rm{4\%}\)的食盐水时,为促进 \(\rm{NaCl}\) 的溶解,需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rm{(}\)填仪器名称\(\rm{)}\);会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有               \(\rm{(}\)写出一种即可\(\rm{)}\)。

            • 6.

              学完质量守恒定律后,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老师又演示了如下实验。


              \(\rm{(1)}\)实验\(\rm{A}\)中天平指针会________\(\rm{(}\)填“左偏”、“不变”或“右偏”\(\rm{)}\)。

              \(\rm{(2)}\)同学们预测实验\(\rm{B}\)中最后指针会左偏,结果却右偏,其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

            • 7.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rm{1}\)                              实验\(\rm{2}\)                           实验\(\rm{3}\)                         实验\(\rm{4}\)

              \(\rm{(1)}\)实验\(\rm{1}\)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实验\(\rm{2}\)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的操作步骤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rm{3}\)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__的质量。

              \(\rm{(4)}\)实验\(\rm{4}\)中的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常见的气体。

              \(\rm{①}\) 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 若用该装置制取\(\rm{O_{2}}\)。实验时,气球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大的原因有:\(\rm{a.}\) 反应生成了气体,气体进入气球;\(\rm{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 若制取\(\rm{H_{2}.}\)现取足量的粗锌加入到\(\rm{25g}\)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rm{0.1g}\)氢气,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 8.

              铁、铝、铜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rm{(1)}\)上述三种金属中,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________\(\rm{(}\)填序号\(\rm{)}\)。

                  \(\rm{A.}\)三者在地壳中的含量,铜元素最高,铝元素最低

                  \(\rm{B.}\)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

                  \(\rm{C.}\)在自然界中,铜元素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铝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rm{(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金属单质

              导电性\(\rm{(}\)以银的导电性为\(\rm{100}\)作标准\(\rm{)}\)

              \(\rm{99}\)

              \(\rm{61}\)

              \(\rm{27}\)

              \(\rm{17}\)

              \(\rm{7.9}\)

              密度\(\rm{/(g·cm^{-3})}\)

              \(\rm{8.92}\)

              \(\rm{2.70}\)

              \(\rm{7.14}\)

              \(\rm{7.86}\)

              \(\rm{11.3}\)

              熔点\(\rm{/℃}\)

              \(\rm{1083}\)

              \(\rm{660}\)

              \(\rm{419}\)

              \(\rm{1535}\)

              \(\rm{328}\)

              硬度\(\rm{(}\)以金刚石的硬度为\(\rm{10}\)作标准\(\rm{)}\)

              \(\rm{2.5~3}\)

              \(\rm{2~2.9}\)

              \(\rm{2.5}\)

              \(\rm{4~5}\)

              \(\rm{1.5}\)

              分析上述数据,碎石用的大锤常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3)}\)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铜绿\(\rm{[}\)其成分可表示为\(\rm{Cu_{2}(OH)_{2}CO_{3}]}\),从其组成分析,预测铜绿能与_____________\(\rm{(}\)任举一例\(\rm{)}\)反应。

            • 9.

              下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rm{/℃}\)

              \(\rm{0}\)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溶解度

              \(\rm{(g/100gH_{2}O)}\)

              氢氧化钙

              \(\rm{0.19}\)

              \(\rm{0.17}\)

              \(\rm{0.14}\)

              \(\rm{0.12}\)

              \(\rm{0.09}\)

              \(\rm{0.08}\)

              氢氧化钠

              \(\rm{31}\)

              \(\rm{90}\)

              \(\rm{1}\)

              \(\rm{129}\)

              \(\rm{313}\)

              \(\rm{336}\)




              \(\rm{(1)}\) 氢氧化钠溶解度曲线是____\(\rm{(}\)选填“甲”或“乙”\(\rm{)}\)




              \(\rm{(2)}\) 写出两种把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 20 ℃}\)时,\(\rm{95g}\)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rm{g}\)。


              \(\rm{(4)40 ℃}\)时,分别在\(\rm{100g}\)水中加入\(\rm{m g}\)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固体,可得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溶液,则\(\rm{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rm{(5) 60 ℃}\)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中含少量氢氧化钙,把其降温,结晶后过滤,对滤渣、滤液成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滤渣中只有氢氧化钠

              B.滤渣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

              C.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

              D.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rm{(6)}\)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无色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rm{2NaOH + CO_{2}= Na_{2}CO_{3}+H_{2}O}\)。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____\(\rm{(}\)选填“能”或“不能”\(\rm{)}\)用二氧化碳来鉴别这两种溶液。

              \(\rm{(7)20℃}\)时,欲测定\(\rm{NaOH}\)溶液的\(\rm{pH}\),若先将\(\rm{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rm{pH}\)___________\(\rm{(}\)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rm{)}\).

            • 10.

              某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rm{6%}\)的氯化钠溶液\(\rm{(}\)密度约为\(\rm{l.04g/cm^{3})}\)配制\(\rm{50g}\)溶质质    量分数为\(\rm{3%}\)的氯化钠溶液。

              \(\rm{(1)}\)配制该溶液需要\(\rm{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rm{(}\)准确到\(\rm{0.1 mL)}\).

              \(\rm{(2)}\)若量取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rm{(}\)填“\(\rm{ > }\)”“\(\rm{ < }\)” 或“\(\rm{=}\)”\(\rm{)3%}\)。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