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rm{a}\) ______ ,\(\rm{b}\) ______ .
              \(\rm{(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______ ;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 .
              \(\rm{(3)}\)小刚同学要配制\(\rm{90g}\)质量分数为\(\rm{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______ \(\rm{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 ______ \(\rm{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rm{1g/cm^{3}).}\)
              \(\rm{(4))}\) 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 ______ \(\rm{(}\)填“大于”或“小于”\(\rm{)}\)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rm{.}\)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______ \(\rm{(}\)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m{)}\).
            • 2.
              科学严谨的态度、安全规范的操作是成功进行化学实验的保障.

              \(\rm{(1)}\)化学实验安全第一,下列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取用大理石 \(\rm{B.}\)称量粗盐 \(\rm{C.}\)稀释浓硫酸  \(\rm{D.}\)研碎胆矾
              \(\rm{(2)}\)根据图\(\rm{1}\)和图\(\rm{2}\),读出液体的体积为 ______ \(\rm{mL}\),精盐的质量是 ______ \(\rm{g.}\)
              \(\rm{(3)}\)实验室用图\(\rm{3}\)所示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由装置可推知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制取气体的反应一定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不需要加热   \(\rm{B.}\)需要催化剂   \(\rm{C.}\)制取氧气的反应   \(\rm{D.}\)反应物都是固体.
            • 3.
              生产、生活、实验室中常需配制溶液。
              \(\rm{(1)}\)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要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______ 毫升;固体只需要 ______ 即可。
              \(\rm{(2)}\)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 ______ \(\rm{g}\)。
              \(\rm{(3)}\)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rm{0.9\%}\)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rm{6\%}\)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rm{(}\)写一条原因即可\(\rm{)}\)
            • 4.
              关于“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滴加液体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试管内壁
              B.滴管洗净后应放在干净的试管或烧杯中,不能直接放在试管架上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E.粉末状的碳酸钠加入试管时,应用纸槽送入,防止沾在试管壁上
              \(\rm{(2)}\)图\(\rm{1}\)是某学生进行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的操作图,他的操作共有 ______ 处错误。
              \(\rm{(3)}\)盛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铁锈不断减少,溶液颜色变化为 ______ 。
              \(\rm{(4)}\)酸碱中和反应时,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rm{2~3}\)滴酚酞试液,插入\(\rm{1}\)根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rm{T_{1}.}\)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上述小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同时观察实验现象,当溶液 ______ 时,停止滴加盐酸,测量溶液的温度\(\rm{T_{2}}\),实验前后温度大小关系是\(\rm{T_{1}}\) ______ \(\rm{T_{2}.(}\)填“\(\rm{ > }\)”、“\(\rm{ < }\)”或“\(\rm{=}\)”\(\rm{)}\)
              \(\rm{(5)}\)取两支试管,加入等量块状石灰石,再分别滴加等量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到滴加稀盐酸的试管中连续产生气泡,滴加稀硫酸的试管中产生少量气泡后逐渐停止,这是因为 ______ ,所以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rm{(}\)或石灰石\(\rm{)}\)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而不用稀硫酸。
            • 5. 小明家有一件久置的铜器件,其表面有大量“铜绿”.某化学课外实验小组,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刮下的“铜绿”粉末,按下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它的成分.(已知无水硫酸铜是一种能吸水的干燥剂,遇水会变蓝色.铜绿即为碱式碳酸铜)
              (1)写出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 ;将“铜绿”粉末加入试管中 ______
              固定放有“铜绿”的试管时,试管口应 ______ ;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样品应先 ______
              (2)将“铜绿”分解产物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填写实验现象和结论:
              无水硫酸铜粉末变 ______ ,说明“铜绿”中含 ______ 元素;澄清石灰水变 ______ ,说明“铜绿”中含 ______ 元素.
            • 6.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 ______ mL,固体只需 ______
              (2)给液体加热时,①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以免 ______ ,②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______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 ______ ;目的是: 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 ______
            • 7. 请回答下列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
              (1)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______
              (2)加热试管时,试管外壁有水 ______
              (3)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______
              (4)将块状的固体药品直接投入竖直的试管中 ______
              (5)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______
            • 8.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写出正确的仪器名称及操作.
              (1)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______
              (2)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______
              (3)加热时常垫在玻璃仪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______
              (4)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______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5)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______
            • 9.
              指错并改错
              指错\(\rm{①}\) ______ ;改错\(\rm{①}\) ______
              \(\rm{②}\) ______ ;    \(\rm{②}\) ______
              \(\rm{③}\) ______ ;    \(\rm{③}\) ______
              \(\rm{④}\) ______ ;    \(\rm{④}\) ______
              \(\rm{⑤}\) ______ ;    \(\rm{⑤}\) ______
              \(\rm{⑥}\) ______ ;    \(\rm{⑥}\) ______ .
            • 10.

              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rm{30\%}\)双氧水的质量\(\rm{(g)}\)

              加入的水的体积\(\rm{(mL)}\)

              二氧化锰质量\(\rm{(g)}\)

              收集时间\(\rm{(s)}\)

              \(\rm{1}\)

              \(\rm{10}\)

              \(\rm{40}\)

              \(\rm{5}\)

              \(\rm{200}\)

              \(\rm{2}\)

              \(\rm{20}\)

              \(\rm{30}\)

              \(\rm{5}\)

              \(\rm{100}\)

              \(\rm{3}\)

              \(\rm{30}\)

              \(\rm{20}\)

                   

              \(\rm{67}\)


              \(\rm{(1)}\)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           \(\rm{(}\)选填编号\(\rm{)}\)。


               \(\rm{A}\)             \(\rm{B}\)                 \(\rm{C}\)                \(\rm{D}\)

              \(\rm{(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rm{(3)}\)实验\(\rm{3}\)中,加入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rm{g}\)。

              \(\rm{(4)}\)相同条件下,实验\(\rm{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