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有A、B两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和25%,但已经失去了标签,
              小科同学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案来鉴定这两杯硝酸钾溶液。
              【查阅资料】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13.3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
              【方案1】分别取适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甲、乙两烧杯中,用同一支密度计测量,如图。据图分析,______(填“甲”或“乙”)杯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
              【方案2】取等质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两个烧杯中,分别向两杯溶液中边搅拌边逐渐加入过量的等质量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再过滤、干燥、称量,得到滤渣质量较小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填“8%”或“25%”)的硝酸钾溶液。
              【方案3】取等质量的A、B两瓶硝酸钾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将两支试管置于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试管中出现______现象的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钾溶液。
            • 2.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
              \(\rm{①}\)实验\(\rm{A}\)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______ 。
              \(\rm{②}\)实验\(\rm{B}\)能说明\(\rm{CO_{2}}\)可溶于水,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③}\)实验\(\rm{C}\),滴加水后看到\(\rm{U}\)型管中 ______ \(\rm{(}\)填“左边”或“右边”\(\rm{)}\)液面升高。
              \(\rm{(2)}\)如图\(\rm{D}\)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rm{(}\)不含结晶水\(\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①t_{1}℃}\)时,甲的溶解度是 ______ 。
              \(\rm{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______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rm{t_{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D.从\(\rm{t_{2}℃}\)降至\(\rm{t_{1}℃}\),甲、乙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
              \(\rm{③}\)某同学设计的鉴别甲、乙固体的方案如下:\(\rm{t_{2}℃}\)时,取\(\rm{4.0g}\)甲和\(\rm{4.0g}\)乙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rm{10mL}\)水\(\rm{(}\)水的密度为\(\rm{1g/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______ 。
              \(\rm{④}\)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______ ,然后过滤。
            • 3.
              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rm{(1)}\)计算:配制\(\rm{50g}\)质量分数为\(\rm{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______ \(\rm{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______ \(\rm{mL(}\)水的密度约为\(\rm{1g/mL)}\).
              \(\rm{(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 ______ \(\rm{(}\)填字母序号\(\rm{)}\).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______ \(\rm{(}\)填“有”或“没有”\(\rm{)}\)影响,理由是 ______ .
              \(\rm{(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 \(\rm{(}\)“少写”或“多写”均不得分\(\rm{)}\).
              \(\rm{(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rm{20℃}\)时,将\(\rm{20mL}\)质量分数为\(\rm{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rm{4\%}\)的硝酸钾溶液\(\rm{.}\)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密度数据为: ______ \(\rm{g/mL}\).

              温度\(\rm{℃}\)
              质量分数\(\rm{\%}\)
              \(\rm{20}\) \(\rm{40}\) \(\rm{60}\)
               \(\rm{4}\) \(\rm{1.023}\) \(\rm{1.016}\) \(\rm{1.007}\)
                       \(\rm{10}\) \(\rm{1.063}\) \(\rm{1.054}\) \(\rm{1.044}\)
              【探究三】:已知硝酸钾在部分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rm{/℃}\)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溶解度\(\rm{/g}\) \(\rm{31.6}\) \(\rm{63.9}\) \(\rm{110}\) \(\rm{169}\) \(\rm{246}\)
              \(\rm{(5)20℃}\)时\(\rm{25g}\)硝酸钾溶解在\(\rm{50g}\)水中,所得溶液为 ______ 溶液\(\rm{(}\)填“饱和”或“不饱和”\(\rm{)}\),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
              \(\rm{(6)}\)将\(\rm{80℃}\)时\(\rm{269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rm{60℃}\)时\(\rm{(}\)不考虑水分蒸发\(\rm{)}\),所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______ \(\rm{g.}\)
            • 4.
              水是生命的源泉。
              \(\rm{(1)}\)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______  的作 用。
              \(\rm{(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______ 。
              A.用洗涤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rm{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rm{C.}\)用汽油清洗油渍
              \(\rm{(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rm{①}\)加入 \(\rm{CaO②}\)加入 \(\rm{Ca(OH)_{2}③}\)升高温度\(\rm{④}\)降低温度
              \(\rm{(4)}\)如图\(\rm{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m{①t_{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 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______  乙\(\rm{(}\)填“\(\rm{ > }\)”、“\(\rm{ < }\)”或“\(\rm{=}\)”\(\rm{)}\)。
              \(\rm{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 结晶方法是 ______   结晶。
              \(\rm{③t_{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 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______ \(\rm{(}\)填“甲”或“乙”\(\rm{)}\)。
              \(\rm{(5)}\)如图\(\rm{2}\)是小明配制 \(\rm{50.0g}\) 质量分数为 \(\rm{18\%}\)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rm{①}\)配制上述溶液,小明需要称取蔗糖 ______ \(\rm{g}\)
              \(\rm{②}\)用图\(\rm{2}\)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______ 。
              A.\(\rm{DECAB}\)      \(\rm{B.ECADB}\)        \(\rm{C.EDABC}\)
              \(\rm{③}\)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 ______ 。
            • 5.
              某同学配制\(\rm{50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rm{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_ \(\rm{(}\)填序号,下同\(\rm{)}\),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______ 。
              \(\rm{(2)}\)进行如图\(\rm{①}\)操作时在托盘上先放 ______ \(\rm{(}\)砝码\(\rm{/}\)氯化钠\(\rm{)}\),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 \(\rm{g}\)
              \(\rm{(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rm{10mL}\)        \(\rm{B.25mL}\)        \(\rm{C.50mL}\)         \(\rm{D.100mL}\)
              \(\rm{(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氯化钠固体不纯                                      \(\rm{B.}\)称量时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rm{(}\)没有用游码\(\rm{)}\)
              C.溶液配好,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rm{D.}\)用于溶解的烧杯内壁原来有水珠
              \(\rm{(5)}\)配制好的溶液需要保存在试剂瓶中,试剂瓶最好选用 ______ \(\rm{(}\)“广口瓶”或“细口瓶”\(\rm{)}\);再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
              \(\rm{(6)}\)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rm{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①20℃}\)是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大小关系:\(\rm{S_{NaCl}}\) ______ \(\rm{S\;_{KNO_{3}}(}\)填“\(\rm{ < }\)”或“\(\rm{=}\)”或“\(\rm{ > }\)”\(\rm{)}\),\(\rm{B}\)点表示:\(\rm{t℃}\)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 ______ \(\rm{(}\)“相等”或“不等”\(\rm{)}\)
              \(\rm{②40℃}\)时将\(\rm{70}\)克硝酸钾放入\(\rm{10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克
              \(\rm{③40℃}\)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降温至\(\rm{t℃}\),析出的晶体质量关系 ______ 。
              A.硝酸钾多           \(\rm{B.}\)氯化钠多           \(\rm{C.}\)一样多            \(\rm{D.}\)无法确定
            • 6.
              如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rm{(℃)}\) \(\rm{0}\) \(\rm{10}\) \(\rm{20}\) \(\rm{30}\) \(\rm{40}\) \(\rm{50}\) \(\rm{60}\) \(\rm{70}\)
              溶解度\(\rm{(g/100g}\)水\(\rm{)}\) \(\rm{29.4}\) \(\rm{33.3}\) \(\rm{37.2}\) \(\rm{41.4}\) \(\rm{45.8}\) \(\rm{50.4}\) \(\rm{55.0}\) \(\rm{60.2}\)
              \(\rm{(1)}\)从表中可知:随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解度 ______ 。
              \(\rm{(2)A}\)烧杯是\(\rm{70℃}\)时,溶剂为\(\rm{100g}\)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rm{1}\)的变化过程\(\rm{(}\)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rm{)}\)。

              \(\rm{①C}\)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______ \(\rm{g}\)。
              \(\rm{②70℃}\)时,将\(\rm{A}\)烧杯中的溶液恒温蒸发\(\rm{10g}\)溶剂后,析出\(\rm{a}\) \(\rm{g}\)固体,再继续恒温蒸发\(\rm{30g}\)溶剂,则析出固体\(\rm{b}\)克,则\(\rm{bg}\) ______ \(\rm{3ag(}\)填“\(\rm{ < }\)、\(\rm{\leqslant }\)、\(\rm{ > }\)、\(\rm{\geqslant }\)或\(\rm{=}\)”\(\rm{)}\)。
              \(\rm{(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铵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如图\(\rm{2}\)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
            • 7.
              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rm{1}\)所示。

              【查阅资料】\(\rm{①}\)锌皮中含有少量的铁
              \(\rm{②}\)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rm{MnO_{2}}\)、\(\rm{ZnCl_{2}}\) 和\(\rm{NH_{4}Cl}\)等组成
              \(\rm{③}\)有关数据见下表
              温度\(\rm{/℃}\) \(\rm{0}\)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溶解度\(\rm{/g}\) \(\rm{NH_{4}Cl}\) \(\rm{29.3}\) \(\rm{37.2}\) \(\rm{45.8}\) \(\rm{55.3}\) \(\rm{65.6}\) \(\rm{77.3}\)
              \(\rm{ZnCl_{2}}\) \(\rm{343}\) \(\rm{395}\) \(\rm{452}\) \(\rm{488}\) \(\rm{541}\) \(\rm{614}\)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最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rm{2}\) 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rm{(1)}\)溶液\(\rm{A}\)中溶质主要有 ______ \(\rm{(}\)填化学式\(\rm{)}\),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 ______ 。
              \(\rm{(2)}\)欲从固体\(\rm{M}\) 中得到较纯的\(\rm{MnO_{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______ 。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rm{(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rm{ZnCl_{2}}\)生成。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rm{(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rm{CuSO_{4}}\)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rm{E}\)和固体\(\rm{F.}\)当溶液\(\rm{E}\) 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当固体\(\rm{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rm{E}\)中最少含有 ______ 种溶质。
              \(\rm{(3)}\)若将\(\rm{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 ______  \(\rm{0.2g(}\)选填“\(\rm{ < }\)”,“\(\rm{ > }\)“或“\(\rm{=}\)”\(\rm{)}\)。
            • 8.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所示利用海水为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rm{(1)}\)获得的化工产品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
              \(\rm{(2)}\)要区分海水和蒸馏水,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
              \(\rm{(3)}\)步骤\(\rm{①}\)中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 ______ 。
              \(\rm{(4)}\)步骤\(\rm{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用镁制造的一种镁铝合金常用作生产飞机外壳的材料,该材料具有的优良性能有 ______ \(\rm{(}\)任答一点\(\rm{)}\)。
              \(\rm{(5)}\)步骤\(\rm{③}\)中是电能转化为 ______ 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6)}\)步骤\(\rm{④}\)是向溴化钠中通入氯气,生成溴单质和一种盐,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请你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7)}\)步骤\(\rm{⑤}\)中 ______ 先结晶析出,原因是 ______ ;写出步骤\(\rm{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 9. 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rm{(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______ \(\rm{(}\)填“增大”、“不变”或“减小”\(\rm{)}\).
              \(\rm{(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rm{(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rm{100g}\)质量分数为\(\rm{6\%}\)的氯化钠溶液.
              \(\rm{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 \(\rm{B.}\)计算 \(\rm{C.}\)溶解 \(\rm{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rm{②}\)将已配好的\(\rm{100g}\)质量分数的\(\rm{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rm{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rm{NaCl}\)的质量是 ______ \(\rm{g(}\)计算结果精确到\(\rm{0.1)}\).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