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课上,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实验活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请你参与:
              【实验活动\(\rm{1}\)】同学们实验过程如下;
              \(\rm{①}\)用托盘天平称取\(\rm{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rm{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未溶解的粗盐质量为\(\rm{1.5g}\);
              \(\rm{②}\)过滤食盐水;
              \(\rm{③}\)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rm{④}\)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为\(\rm{4.0g}\),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请回答:过滤操作 ______ \(\rm{(}\)选填“能”或“不能”\(\rm{)}\)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当步骤\(\rm{③}\)中观察到蒸发皿中 ______ 时,停止加热。\(\rm{①②③④}\)四个步骤都用到了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对应下列的 ______ \(\rm{(}\)选填下列字母\(\rm{)}\):
              \(\rm{a.}\)加速溶解    \(\rm{b.}\)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下  \(\rm{c.}\)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rm{d.}\)转移固体的工具  \(\rm{e.}\)加速蒸发    \(\rm{f.}\)加速过滤
              经计算可知此实验中精盐的产率超过\(\rm{100\%}\),请你分析一点可能的原因 ______ 。
              【问题与交流】如图\(\rm{1}\)是海水提取粗盐过程的一部分,试判断:“?”处代表的应该是 ______ \(\rm{(}\)选填“蒸发池”或“冷却池”\(\rm{)}\)。

              【收集资料】上述过程提纯出的盐不是纯净物。经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rm{(}\)假设除上述三种物质外不含其他杂质\(\rm{)}\)。同学们想要设计实验验证这三种杂质是否存在。
              【实验活动\(\rm{2}\)】同学们取适量刚才实验得到的精盐样品配成溶液,按照如下流程进行实验\(\rm{(}\)加入药品均为过量,微溶物质均按可溶考虑\(\rm{)}\)。同学们加入的试剂\(\rm{1}\)、\(\rm{2}\)、\(\rm{3}\)的顺序如表所示:
              试剂\(\rm{1}\) 试剂\(\rm{2}\) 试剂\(\rm{3}\)
              小冰 \(\rm{NaOH}\)溶液 \(\rm{Na_{2}CO_{3}}\)溶液 \(\rm{BaCl_{2}}\)溶液
              小城 \(\rm{BaCl_{2}}\)溶液 \(\rm{Na_{2}CO_{3}}\)溶液 \(\rm{NaOH}\)溶液
              小美 \(\rm{Na_{2}CO_{3}}\)溶液 \(\rm{BaCl_{2}}\)溶液 \(\rm{NaOH}\)溶液
              请回答:三位同学中,能验证三种物质存在,试剂加入的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 同学。
              【总结反思】由实验活动\(\rm{2}\)可以总结出:验证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中某种成分是否存在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 ______ 。
            • 2.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rm{2}\)溶解度曲线和图\(\rm{1}\)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

              \(\rm{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______ 。
              \(\rm{②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______ 氯化钠的溶解度\(\rm{(}\)用“\(\rm{ > }\)”“\(\rm{ < }\)”“\(\rm{=}\)”填空\(\rm{)}\)
              \(\rm{③A}\)中溶液为\(\rm{60℃}\)硝酸钾的 ______ 溶液\(\rm{(}\)填“饱和”或“不饱和”\(\rm{)}\)
              \(\rm{④B}\)中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克
              \(\rm{⑤}\)将\(\rm{D}\)过滤,下列有关所得晶体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Ⅰ\(\rm{.}\)析出的晶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Ⅱ\(\rm{.}\)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
              Ⅲ\(\rm{.C→D}\)过程可以完全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
              Ⅳ\(\rm{.}\)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 3.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和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如图所示,三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请回答:
              \(\rm{①}\)实验\(\rm{A}\)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______ 。
              \(\rm{②}\)实验\(\rm{B}\)能说明\(\rm{CO_{2}}\)可溶于水,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③}\)实验\(\rm{C}\),滴加水后看到\(\rm{U}\)型管中 ______ \(\rm{(}\)填“左边”或“右边”\(\rm{)}\)液面升高。
              \(\rm{(2)}\)如图\(\rm{D}\)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rm{(}\)不含结晶水\(\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①t_{1}℃}\)时,甲的溶解度是 ______ 。
              \(\rm{②}\)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______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rm{t_{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D.从\(\rm{t_{2}℃}\)降至\(\rm{t_{1}℃}\),甲、乙溶液中均有晶体析出
              \(\rm{③}\)某同学设计的鉴别甲、乙固体的方案如下:\(\rm{t_{2}℃}\)时,取\(\rm{4.0g}\)甲和\(\rm{4.0g}\)乙分别放入两只小烧杯中,各加入\(\rm{10mL}\)水\(\rm{(}\)水的密度为\(\rm{1g/mL)}\),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观察现象。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______ 。
              \(\rm{④}\)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实验步骤: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______ ,然后过滤。
            • 4.
              某兴题小组用铝简制备\(\rm{A1_{2}O_{3}}\)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步骤\(\rm{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NaAlO_{2}+CO_{2}+2H_{2}O═Al(OH)_{3}↓+X(}\)方程式已配平\(\rm{)}\)。\(\rm{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rm{(2)}\)步骤\(\rm{III}\)中发生的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
              \(\rm{(3)}\)写出\(\rm{Al(OH)_{3}}\)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4)}\)在培养明矾大晶体的过程中,其操作的先后顺序为 ______ 。
              A.自然冷却至室温
              B.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用一根细线悬挂在溶液中央
              C.配制\(\rm{45℃}\)的明矾饱和溶液
              \(\rm{(5)}\)写出明矾的一种用途 ______ 。
            • 5.
              请你参与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并进行实验过程的探究:
              \(\rm{(1)}\)计算:配制\(\rm{50g}\)质量分数为\(\rm{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______ \(\rm{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______ \(\rm{mL(}\)水的密度约为\(\rm{1g/mL)}\).
              \(\rm{(2)}\)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应 ______ \(\rm{(}\)填字母序号\(\rm{)}\).
              A.先在托盘上放置所需的砝码,再添加硝酸钾直至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添加砝码到所在的托盘直至天平平衡.
              【探究一】:在称量过程中,某同学的称量操作如图所示,你认为该操作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______ \(\rm{(}\)填“有”或“没有”\(\rm{)}\)影响,理由是 ______ .
              \(\rm{(3)}\)量取:准确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 \(\rm{(}\)“少写”或“多写”均不得分\(\rm{)}\).
              \(\rm{(4)}\)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探究二】:\(\rm{20℃}\)时,将\(\rm{20mL}\)质量分数为\(\rm{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rm{4\%}\)的硝酸钾溶液\(\rm{.}\)从表中找出计算所需的密度数据为: ______ \(\rm{g/mL}\).

              温度\(\rm{℃}\)
              质量分数\(\rm{\%}\)
              \(\rm{20}\) \(\rm{40}\) \(\rm{60}\)
               \(\rm{4}\) \(\rm{1.023}\) \(\rm{1.016}\) \(\rm{1.007}\)
                       \(\rm{10}\) \(\rm{1.063}\) \(\rm{1.054}\) \(\rm{1.044}\)
              【探究三】:已知硝酸钾在部分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rm{/℃}\)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溶解度\(\rm{/g}\) \(\rm{31.6}\) \(\rm{63.9}\) \(\rm{110}\) \(\rm{169}\) \(\rm{246}\)
              \(\rm{(5)20℃}\)时\(\rm{25g}\)硝酸钾溶解在\(\rm{50g}\)水中,所得溶液为 ______ 溶液\(\rm{(}\)填“饱和”或“不饱和”\(\rm{)}\),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
              \(\rm{(6)}\)将\(\rm{80℃}\)时\(\rm{269g}\)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rm{60℃}\)时\(\rm{(}\)不考虑水分蒸发\(\rm{)}\),所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______ \(\rm{g.}\)
            • 6.
              水是生命的源泉。
              \(\rm{(1)}\)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______  的作 用。
              \(\rm{(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______ 。
              A.用洗涤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rm{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rm{C.}\)用汽油清洗油渍
              \(\rm{(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rm{①}\)加入 \(\rm{CaO②}\)加入 \(\rm{Ca(OH)_{2}③}\)升高温度\(\rm{④}\)降低温度
              \(\rm{(4)}\)如图\(\rm{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m{①t_{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 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______  乙\(\rm{(}\)填“\(\rm{ > }\)”、“\(\rm{ < }\)”或“\(\rm{=}\)”\(\rm{)}\)。
              \(\rm{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 结晶方法是 ______   结晶。
              \(\rm{③t_{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 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______ \(\rm{(}\)填“甲”或“乙”\(\rm{)}\)。
              \(\rm{(5)}\)如图\(\rm{2}\)是小明配制 \(\rm{50.0g}\) 质量分数为 \(\rm{18\%}\)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rm{①}\)配制上述溶液,小明需要称取蔗糖 ______ \(\rm{g}\)
              \(\rm{②}\)用图\(\rm{2}\)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______ 。
              A.\(\rm{DECAB}\)      \(\rm{B.ECADB}\)        \(\rm{C.EDABC}\)
              \(\rm{③}\)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 ______ 。
            • 7.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产品。
              \(\rm{(1)}\)海水晒盐是利用了 ______ 的方法使食盐晶体析出,得到粗盐。
              \(\rm{(2)}\)某制碱工厂以粗盐为原料制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rm{①}\)流程\(\rm{I}\)中为了除去杂质,依次加入过量\(\rm{BaCl_{2}}\)溶液、\(\rm{NaOH}\)溶液和\(\rm{Na_{2}CO_{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编号\(\rm{)}\);
              A.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不能调整
              B.加入三种溶液可将粗盐水中的\(\rm{SO_{4}}\)、\(\rm{Mg^{2+}}\)、\(\rm{Ca^{2+}}\)转化为沉淀
              C.按流程\(\rm{I}\)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
              \(\rm{②}\)在流程\(\rm{I}\)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③}\)流程\(\rm{I}\)中\(\rm{Na_{2}CO_{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
              \(\rm{④}\)写出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3)}\)将已配制好的\(\rm{100g}\)质量分数为\(\rm{6\%}\)的氧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rm{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入\(\rm{NaCl}\)的质量是 ______ \(\rm{g}\)。
            • 8.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rm{(℃)}\) \(\rm{0℃}\) \(\rm{10℃}\) \(\rm{20℃}\) \(\rm{30℃}\) \(\rm{40℃}\) \(\rm{100℃}\)
              溶解度
              \(\rm{(g/100g}\) 水\(\rm{)}\)
              \(\rm{KNO3}\) \(\rm{13.3}\) \(\rm{20.9}\) \(\rm{31.6}\) \(\rm{45.8}\) \(\rm{63.9}\) \(\rm{246}\)
              \(\rm{NaCl}\) \(\rm{35.7}\) \(\rm{35.8}\) \(\rm{36.0}\) \(\rm{36.3}\) \(\rm{36.6}\) \(\rm{39.8}\)
              \(\rm{①20℃}\)时,\(\rm{5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rm{NaCl}\) ______  \(\rm{g}\)。
              \(\rm{②}\)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______ 。\(\rm{(}\)任写一种方法\(\rm{)}\) 若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通过 ______ 的方法提纯。
              \(\rm{③}\)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为 ______ 。\(\rm{(}\)填编号\(\rm{)}\)
              I.\(\rm{0℃-10℃II.10℃-20℃III.20℃-30℃IV.30℃-40℃}\)
              \(\rm{④30℃}\)时,在两个各盛有 \(\rm{100}\) 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充 分溶解后,其结果如图所示。
              I.两烧杯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rm{A}\) ______ B.\(\rm{(}\)填“\(\rm{ > }\)”“\(\rm{ < }\)”或“\(\rm{=}\)”\(\rm{)}\)
              \(\rm{II.}\)加入的甲物质是 ______ 。
              \(\rm{III.}\)对 \(\rm{B}\) 中乙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
              \(\rm{a.}\)加水,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rm{b.}\)一定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rm{c.}\)溶解的固体质量一定大于 \(\rm{36.3g}\),小于 \(\rm{45.8g}\) 
              \(\rm{d.}\)降温至 \(\rm{10℃}\),一定有晶体析出
            • 9.
              某同学配制\(\rm{50g 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rm{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______ \(\rm{(}\)填序号,下同\(\rm{)}\),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______ 。
              \(\rm{(2)}\)进行如图\(\rm{①}\)操作时在托盘上先放 ______ \(\rm{(}\)砝码\(\rm{/}\)氯化钠\(\rm{)}\),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 \(\rm{g}\)
              \(\rm{(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rm{10mL}\)        \(\rm{B.25mL}\)        \(\rm{C.50mL}\)         \(\rm{D.100mL}\)
              \(\rm{(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氯化钠固体不纯                                      \(\rm{B.}\)称量时物质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rm{(}\)没有用游码\(\rm{)}\)
              C.溶液配好,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rm{D.}\)用于溶解的烧杯内壁原来有水珠
              \(\rm{(5)}\)配制好的溶液需要保存在试剂瓶中,试剂瓶最好选用 ______ \(\rm{(}\)“广口瓶”或“细口瓶”\(\rm{)}\);再在试剂瓶上贴上标签
              \(\rm{(6)}\)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rm{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①20℃}\)是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大小关系:\(\rm{S_{NaCl}}\) ______ \(\rm{S\;_{KNO_{3}}(}\)填“\(\rm{ < }\)”或“\(\rm{=}\)”或“\(\rm{ > }\)”\(\rm{)}\),\(\rm{B}\)点表示:\(\rm{t℃}\)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 ______ \(\rm{(}\)“相等”或“不等”\(\rm{)}\)
              \(\rm{②40℃}\)时将\(\rm{70}\)克硝酸钾放入\(\rm{10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克
              \(\rm{③40℃}\)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降温至\(\rm{t℃}\),析出的晶体质量关系 ______ 。
              A.硝酸钾多           \(\rm{B.}\)氯化钠多           \(\rm{C.}\)一样多            \(\rm{D.}\)无法确定
            • 10.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所示利用海水为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rm{(1)}\)获得的化工产品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
              \(\rm{(2)}\)要区分海水和蒸馏水,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
              \(\rm{(3)}\)步骤\(\rm{①}\)中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 ______ 。
              \(\rm{(4)}\)步骤\(\rm{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 ,用镁制造的一种镁铝合金常用作生产飞机外壳的材料,该材料具有的优良性能有 ______ \(\rm{(}\)任答一点\(\rm{)}\)。
              \(\rm{(5)}\)步骤\(\rm{③}\)中是电能转化为 ______ 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6)}\)步骤\(\rm{④}\)是向溴化钠中通入氯气,生成溴单质和一种盐,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请你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7)}\)步骤\(\rm{⑤}\)中 ______ 先结晶析出,原因是 ______ ;写出步骤\(\rm{⑥}\)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