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2)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 2. 溶液的酸碱度用    表示,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鉴别溶液的酸碱性常用    .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则此溶液的pH    (填“大于”、“小于”、“等于”)7,该溶液是无色酚酞显    色,要使该溶液的pH值变大,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 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4)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请写出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选择F装置收集氧气,采用        出(填导管接口字母,广口瓶正放).
              (3)写出用BD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②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6)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5.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    
              (2)若用高锰酸钾为药品,选用A为发生装置,应该对该装置加以的改进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从a中应加入    .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要用到D、E装置,正确的连接方法是(用导管口代号b、c、d、e表示)B→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5)该兴趣小组决定用消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应该选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氨气可以用湿润的    试纸.
            • 6.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1)氢氧化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2)往装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说明溶液中减少的粒子是    ,增加的粒子是    
            • 7. 小靖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图所示:
              物质 肥皂水 雨水 糖水 柠檬汁 洗涤剂
              Ph 10.2 5.9 7.0 2.5 12.2
              由此判断:(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即可)
            • 8. 取一片洗净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
              一、猜想与假设:
              (1)残留固体可能有氧化钙.
              ( 2)还可能有碳酸钙.
              二、实验设计与实施
              (1)取残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2)另取残留固体滴加足量盐酸.
              可能观察的现象:(1)    
              结论:    
              化学方程式:    
              可能观察的现象:(2)    
              结论:    
            • 9. (2008•松北区一模)某学校两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并对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1)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废液中的成分,并填写在上表中的空格中.
              废液来源 检测方法与结果 推断废液成分(填物质化学式,酚酞和水不填)
              第一组 观察废液呈无色,pH=2. 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 观察废液呈________色 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中的_____种.
              (2)为科学地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同学们对第二组同学的废液继续探究.请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废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________   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方案二:取少量废液加入试管中,向其中________  
              (3)据悉,许多化学实验室排救的各类废液大都未经严格处理便进入了下水道,第一组的废液若直接排入铸铁管下水道,会造成的危害是    
              请你对处理这些废液提出可行的建议    
            • 10. 我们所学过的气体有:H2、O2、CO、CO2、CH4,其中能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的单质是    ,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具有还原性,而且有毒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