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        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 2. 如图1所示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1)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
              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乙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左右)
              ①向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水与生石灰反应,目的是    
              ②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白磷(足量)    
              活塞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③实验结束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作用吸收    ,放出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R.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R+4H2O,根据上述反应推断R的化学式是:    
              (3)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不良影响.
              ①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酸化土壤B.腐蚀金属材料
              C.腐蚀大理石雕像D.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②在煤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石可制成环保煤,燃烧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二氧化硫、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醇(C2H6O)  D.乙醛(C2H4O)
            • 4. (2013秋•汕尾期末)我们学过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写出途径B制得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六种制得氧气的途径中,属于物理变化的途径是    (填字母代号).在发生化学变化的途径中,它们的基本反应类
              型是    
              (3)为了使A、F两种途径更快地制取氧气,还需要加入    
              (4)根据“绿色化学”理念,通常    (填字母代号) 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 5. 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其中A、D均为白色固体,且D由两种元素组成,C、Z为黑色粉末,C与A作用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发生变化,B、E、G为气体;X与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X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反应⑤常用来炼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  (2)C物质在反应②中的作用    
              (3)写出反应③、⑤的化学方程式:
                  ;⑤    
              (4)将E、G两种气体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    (填名称);
              (5)“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下列物质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甲醇(CH4O)  B.乙酸(C2H4O2)  C.乙醇(C2H6O)  D.甲醛(CH2O)
            •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如图2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甲        
              (3)从实验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追求.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    ,然后    ,以防止水倒吸进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如何证明氧气已经集满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C装置,而不选用D或E装置,试从二氧化碳性质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