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白色固体。同学们对鉴别这两种物质非常感兴趣,

              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rm{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rm{10℃}\)

              \(\rm{20℃}\)

              \(\rm{30℃}\)

              \(\rm{40℃}\)

              \(\rm{Na_{2}CO_{3}}\)

              \(\rm{12.5 g}\)

              \(\rm{21.5 g}\)

              \(\rm{39.7 g}\)

              \(\rm{49.0 g}\)

              \(\rm{NaHCO_{3}}\)

              \(\rm{8.1 g}\)

              \(\rm{9.6 g}\)

              \(\rm{11.1 g}\)

              \(\rm{12.7 g}\)

              \(\rm{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rm{(}\)部分\(\rm{)}\)的比较

              性质

              \(\rm{Na_{2}CO_{3}}\)

              \(\rm{NaHCO_{3}}\)

              性质比较

              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

              碱性

              相同条件下,\(\rm{Na_{2}CO_{3}}\)溶液的碱性更强

              热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rm{NaHCO_{3}}\)受热分解生成\(\rm{Na_{2}CO_{3}}\)、\(\rm{CO_{2}}\)和\(\rm{H_{2}O}\)

              与盐酸反应

              反应

              反应

              均产生\(\rm{CO_{2}}\),但\(\rm{NaHCO_{3}}\)与盐酸的反应更加剧烈

              【设计方案并实施】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及结论

              方案一:\(\rm{20℃}\)时,在\(\rm{100 g}\)水中加入\(\rm{15 g}\)其中一种白色固体,充分溶解。

              若有白色固体剩余,则样品为             

              方案二:分别将两种白色固体溶于水制成\(\rm{5\%}\)的溶液,             ,将其与标准比色板对照。

              \(\rm{pH}\)值大的样品为             溶液。

              方案三: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             ,则该样品为碳酸氢钠。

              方案四:如下图所示,分别将气球中的固体粉末全部且同时倒入装有过量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rm{A}\)    \(\rm{B}\)

              \(\rm{A}\)试管中气球胀大速度更快,则原样品为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并进行       实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 2.

              \(\rm{(1)}\)向小烧杯\(\rm{Y}\)中加入一定量的酚酞溶液,并滴加一滴稀\(\rm{NaOH}\)溶液,然后做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

              \(\rm{①}\)该实验现象有什么?

              \(\rm{②}\)从微观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rm{(2).①}\)放置在空气中的铝制品和黄金制品都不易锈蚀,请你分别说明原因。

              \(\rm{②}\)单质硅是由石英固体\(\rm{(SiO_{2})}\)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rm{.}\)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3).}\)请结合如图常用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rm{①}\)请写出实验室用\(\rm{BC}\)装置制取某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rm{②}\)实验室若要验证碳有还原性,则可选用上述哪个装置?还需要对装置进行什么改动?

              \(\rm{(4).}\)如图是某同学用蒸馏水、\(\rm{10%}\)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以及软塑料瓶设计的对比实验,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实验现象是乙瓶变得更瘪。请回答:

              \(\rm{①}\)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为什么?

              \(\rm{②}\)设计实验探究反应后乙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 3.

              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实验编号

              \(\rm{a_{1}}\)

              \(\rm{a_{2}}\)

              \(\rm{a_{3}}\)

              \(\rm{b}\)1

              \(\rm{b_{2}}\)

              \(\rm{b_{3}}\)

              \(\rm{c_{1}}\)

              \(\rm{c_{2}}\)

              \(\rm{c_{3}}\)

              溶质质量分数

              \(\rm{2\%}\)

              \(\rm{2\%}\)

              \(\rm{2\%}\)

              \(\rm{6\%}\)

              \(\rm{6\%}\)

              \(\rm{6\%}\)

              \(\rm{10\%}\)

              \(\rm{10\%}\)

              \(\rm{10\%}\)

              水的温度\(\rm{(℃)}\)

              \(\rm{20}\)

              \(\rm{40}\)

              \(\rm{60}\)

              \(\rm{20}\)

              \(\rm{50}\)

              \(\rm{60}\)

              \(\rm{20}\)

              \(\rm{40}\)

              \(\rm{70}\)

              溶液\(\rm{pH}\)

              \(\rm{10.90}\)

              \(\rm{11.18}\)

              \(\rm{11.26}\)

              \(\rm{11.08}\)

              \(\rm{11.27}\)

              \(\rm{11.30}\)

              \(\rm{11.22}\)

              \(\rm{11.46}\)

              \(\rm{11.50}\)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rm{2\%}\)、\(\rm{6\%}\)和\(\rm{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rm{pH}\),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rm{(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rm{(}\)填实验编号\(\rm{)}\)。

              \(\rm{(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rm{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        \(\rm{(}\)填实验编号\(\rm{)}\),结论是                                  

              \(\rm{(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rm{pH}\)变化关系是              

              \(\rm{(4)10\%}\)的碳酸钠溶液从\(\rm{20℃}\)持续升温到\(\rm{70℃}\)所测得的\(\rm{pH}\)如下表:

              温度\(\rm{(℃)}\)

              \(\rm{20}\)

              \(\rm{30}\)

              \(\rm{40}\)

              \(\rm{50}\)

              \(\rm{60}\)

              \(\rm{70}\)

              溶液\(\rm{pH}\)

              \(\rm{11.22}\)

              \(\rm{11.35}\)

              \(\rm{11.46}\)

              \(\rm{11.48}\)

              \(\rm{11.50}\)

              \(\rm{11.50}\)

              \(\rm{①}\)当温度介于\(\rm{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rm{pH}\)影响比较       \(\rm{(}\)选填“大”或“小”\(\rm{)}\)。

              \(\rm{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rm{(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rm{(}\)填标号\(\rm{)}\)

              \(\rm{a.}\)酚酞试液   \(\rm{b.}\)稀盐酸   \(\rm{c.}\)氯化钠溶液   \(\rm{d.}\)氯化钙溶液

              \(\rm{(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rm{(}\)写名称\(\rm{)}\):

                   ,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m{(}\)写一个\(\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