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合肥校级模拟)我校化学兴趣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改进教材方案.
              【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导管与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
              【实验过程】(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湍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可观察现象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形式弹簧夹,预测活塞移动到    mL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活塞的移动现象为    
              【交流与反思】实际实验中,活塞停止的刻度始终大于理论刻度值.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铁锈原理再次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查阅资料】①脱氧剂的主要成分为铁粉、少许活性炭、少量氯化钠和水.
              ②铁锈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Fe2O3
              【实验原理】铁生锈消耗    和水,生成固体铁锈;氧化钠可以加快铁锈的速率.
              【实验过程】(1)取一个集气瓶,其实际容积是150mL;取一个量筒,内盛有100mL的水.
              (2)室温时,先夹紧弹簧夹,将一定量的脱氧剂悬吊在橡皮塞反面,再将橡皮塞旋紧到集气瓶口,将导气管插入量筒水中.2个小时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内的现象    
              (3)当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且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1mL刻度处.
              【数据分析】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理论上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请你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 2. 某同学在做化学实验时注意到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盖不是玻璃塞,而是橡皮塞,很是好奇.于是,他在网上进行查询,得知玻璃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二氧化硅(化学式是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化学式为Na2SiO3)和水,硅酸钠溶液具有粘性.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他又注意到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物质,他猜测可能有碳酸钠,
              他做出这样猜想的理由是    
              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只要写出实验方案即可):
                  
              你对此白色固体物质还有哪些猜想?写出合理猜想和正确的实验方案,
              猜想:    
              实验方案:    
            • 3. (2012•银川模拟)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此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2)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查阅资料: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①溶液呈酸性;②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Ⅰ: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用    蘸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沾在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得被测液的pH=8猜想①    
              (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Ⅱ:取沉淀溶解成澄清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②成立.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交流与反思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    
            • 4. 小丽喜食豆腐.今天,小丽让妈妈为她做菠菜炒豆腐.可小丽的妈妈却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提出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草酸钙(CaC2O4)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沉积物.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CaSO4)等],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H2C2O4)、草酸钠(Na2C2O4),豆腐和上述几种蔬菜混合食用,可能诱发“结石”症.
              (1)由草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草酸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aSO4═CaC2O4↓+H2SO4,请写出草酸钠与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诱发“结石”症.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min~3min,取1m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    溶液 产生     有草酸钙
              生成
              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
              中加入过量    
              沉淀部分溶解,
              且产生气泡
              被溶解的沉淀一定
              不是    
              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③将步骤②产生
              的气体通入    
                   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 5. 为探究CO2的化学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浓硫酸的作用是    ,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3)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废液.小溪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溪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溪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氯化钙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小溪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溪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试验中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氯化钙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静置过滤,得到纯净的氯化钙溶液.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
            • 6. 在化学课上,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    ,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方案1:实验操作: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为Na2O
              方案2:实验操作(1)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实验操作(2)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结论:白色物质是    
              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7. 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说:因为瓶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其理由是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    (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理由是    
              (5)若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就可得到只含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 8.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小华同学向一定量的纯碱溶液中投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到常温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过滤,得滤液A和白色固体B.
              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滤液成分是什么?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请补充完成下列猜想.
              猜想 (1) (2) (3) (4)
              滤液A的溶质  NaOH   NaOH
              Na2CO3
               NaOH
              Ca(OH)2
                  
              白色固体B的成分  CaCO3       CaCO3 CaCO3、Ca(OH)2 
              [实验]实验得知,猜想(3)是正确的.请完成下列实验[证明猜想(3)的滤液A]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溶液中的溶质是 NaOH和Na2CO3 
            • 9.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后的残留废液.
              小红和小明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小红猜想]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1]
              ①小红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小明经过思考,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证明她的猜想,他认为废液中溶质还含有HCl,理由是    
                  
              [小明猜想]废液中溶质有CaCl2和HCl
              你们三人经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小红和小明的猜想都有可能是正确的.
              [实验2]①假若废液中的溶质符合小红的猜想: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②假若废液中的溶质符合小明的猜想:废液中溶质有CaCl2和HCl,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反思]
              ①如果废液中溶质有CaCl2和HCl,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
              ③做完实验后,你和小红、小明共同总结,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废液中溶质有HCl除以上方案外,还可以分别选用以下试剂中的    (填标号)进行实验.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试液      d.澄清石灰水.
            • 10. 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断研制出各种不同的用具,制造用具的材料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金属制品因其美观、耐用、轻便易成型而被人们广泛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及生活知识参与有关金属制品探究.
              (1)以下工具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原始人制作石刀;B.冶炼青铜;C.炼铁
              (2)请将以下金属材料的冶炼按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序    (填序号).
              A.铁;B.青铜;C.铝
              从以上顺序可以看出,金属制品的出现顺序与    有关,那么金属钾的制得应排在
                  之后.
              (3)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是,金属具有    ,金属区别于非金属的主要化学特征是在化学变化中金属原子通常表现为    
              (4)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经加热会发生反应:Cu2(OH)2CO3
                △  
              .
               
              2CuO+H2O+CO2↑,古代人们发现翠绿的孔雀石在森林大火中会变成红色的铜,请写出转化为铜的另一个反应方程式:    
              (5)古代术士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与赤铜矿(Cu2O)、木炭放在炼炉中高温灼烧,炼出金光灿灿的“黄金”,被称为“炼石成金”.
              ①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真的可以“炼石成金”吗?
                  

              ②那么你认为这金光灿灿的金属是什么?它是怎么炼出来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该金属可能是    ,炼出它的化学方程式为            
              (6)到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理:    
              (7)磁悬浮的核心技术得制备超导材料.有一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Y2BaCu6O10,它是以YmO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而成.假设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试填写以下空白:
              a.超导材料Y2BaCu6O10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YmOn的化学式是:    
              b.在合成该超导材料的同时还生成-种产物,该物质是    (写化学式).
              金属的使用及冶炼历史也引起同学们极大兴趣,初三同学组织化学兴趣小组继续进行(8)(9)探究:
              (8)首先他们收集大量有关钢铁的成语与民间谚语.其中有说明钢的性能比铁好的有    ,知道“百炼成钢”是指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复敲打发生的反应是:    ,从而了解钢与铁的机械性能不同是因为两者    
              (9)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a. 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
              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请回答: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实验现象]
              金属TiMgAg
              反应现象反应缓慢反应强烈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原假设中    不正确,理由是    
              [结论]用不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是否也能得出同样结论?    ,请说明理由    
              (10)小刚与小红分别做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与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反应的实验,实验
              结束后,分别交上的实验报告,并绘制出金属Zn、Fe分别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两个图象中存在有错误的是    的图象,判断错误的理由是    
              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
              ①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    有关.
              ②金属与酸反应中若生成盐中金属价态相同,则生成的氢气量与    有关.
              (11)将铁粉加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滴加盐酸,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肯定滤液中有    
              (12)现一块铜合金,可能是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白铜[铜、镍(Ni)合金]中的一
              种,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Ⅰ.锌、锡、镍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2价的金属离子;
              Ⅱ.相对原子质量Zn-65,Sn一119,Ni一59.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5g合金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将20g15%稀H2SO4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1234
              加入酸质量/g5.05.05.05.0
              剩余固态质量/g4.543.53.2
              试求:①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合金中另一金属为何种金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