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研究性学习: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Na2CO3的质量/g  
              变质NaOH的质量/g  
              NaOH的变质程度
              (用质量分数表示)
               
              【继续探究】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
              【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 2.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rm{4g}\)放在试管中,加热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rm{3.04g}\)问:

              \(\rm{(1)}\)反应中制得了多少克氧气?

              \(\rm{(2)}\)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氯酸钾?

              \(\rm{(3)}\)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是多少克?

            • 3. 实验室想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因素,设计如下方案,请完成如表,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实验Ⅰ 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5℃ 1g氧化铁 10mL 5%的H2O2溶液
              实验Ⅱ 45℃ 2g二氧化锰 10mL 6%的H2O2溶液
              (1)结果实验Ⅱ的反应速率更快,很多同学一致认为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越快,但王老师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设计不完全正确,请你找出该实验不恰当的地方是(请说出2点) ______ ______
              (2)若用5g二氧化锰跟氯酸钾混合加热制取9.6g的氧气,至少需要多少克的氯酸钾?反应结束后残留固体质量至少有多少?(请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 4.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
              \(\rm{(1)}\)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______ .
              A、汽油;\(\rm{B}\)、液化石油气;\(\rm{C}\)、柴油;\(\rm{D}\)、天然气;\(\rm{E}\)、木炭;\(\rm{F}\)、焦炭;\(\rm{G}\)、稻草;\(\rm{H}\)、氢气
              \(\rm{(2)}\)如表是煤燃烧时产生的部分物质,根据要求完善表中的空格.
               物质名称 物质类别  化学式 
              二氧化碳  ______   ______  
              ______ 氧化物  \(\rm{CO}\) 
              碳  ______    \(\rm{C}\)
               二氧化硫 ______   ______  
              ______ 氧化物   \(\rm{NO_{2}}\)
               水 ______    \(\rm{H_{2}O}\)
              \(\rm{(3)}\)根据表中煤燃烧的产物,你认为煤中一定含有 ______ 元素,推断的依据是 ______ .
              \(\rm{(4)}\)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5)}\)运用化学技术与方法科学改造和应用化石燃料是化学科学的使命\(\rm{.}\)在石油加工过程中,依据各成分沸点不同对其进行改造的方法叫做 ______ \(\rm{.}\)在煤的综合利用中,改变煤的组成和结构的过程属于 ______ 变化.
            • 5.
              \(\rm{(1)}\)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rm{.}\)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 ______ 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 ______ 而变质.
              \(\rm{(2)}\)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人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rm{.}\)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验证】可能充入的气体是\(\rm{(}\)写一种\(\rm{)}\) ______ .
            • 6.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rm{CO2}\)

              \(\rm{O2}\)

              \(\rm{H2O}\)

              \(\rm{W}\)

              反应前质量\(\rm{(g)}\)

              \(\rm{6}\)

              \(\rm{58}\)

              \(\rm{5}\)

              \(\rm{23}\)

              反应后质量\(\rm{(g)}\)

              \(\rm{X}\)

              \(\rm{10}\)

              \(\rm{32}\)

              \(\rm{0}\)

                 

                 \(\rm{(1)X}\)的值为      ,该反应     化合反应\(\rm{(}\)填“属于”或“不属于”\(\rm{)}\)

              \(\rm{(2)}\)通过计算确定\(\rm{W}\)由       元素组成

            • 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或解释下列生活中的问题。

                \(\rm{(1)}\)请从\(\rm{C}\)、\(\rm{H}\)、\(\rm{Na}\)、\(\rm{O}\)四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rm{①}\)汽水中含有的酸               \(\rm{②}\)制作叶脉书签的碱      

              \(\rm{③}\)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的盐       \(\rm{④}\)生活中可作调味品的有机物    

               \(\rm{(2)}\)如图是我省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rm{①}\)包装标签上    元素被称为“智力之花”,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该元素属于人体     \(\rm{(}\)填“微量”“常量”\(\rm{)}\)元素。

                   \(\rm{②}\)碘酸钾\(\rm{(KIO_{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rm{③}\)若已知该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1\%}\),则\(\rm{1}\)包该食盐中碳酸钙 的质量是      \(\rm{g}\)。

            • 8.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rm{(H_{2}0_{2})}\),其水溶液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和漂白剂等,在较低温度下和少量催化剂\(\rm{(}\)如\(\rm{MnO_{2})}\)条件下,它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时,首先要选择 ______ ,控制 ______ ,然后根据 ______ 和 ______ ,确定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 ______ 和 ______ ,确定制取气体的收集方法,最后要审查整个反应体系是否符合 ______ 、 ______ 的要求.
              \(\rm{(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从组成上看,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能够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 ______ ,理由 ______ .
              A.\(\rm{H_{2}O_{2}}\)      \(\rm{B.KClO_{3}}\)       \(\rm{C.KCl}\)      \(\rm{D.KMnO_{4}}\)
              \(\rm{(3)}\)实验室中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rm{(}\)填序号,下同\(\rm{)}\) ______ ,收集装置是 ______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属于 ______ 反应.
              \(\rm{(4)}\)实验室中如果用\(\rm{E}\)装置收集氧气时, ______ 开始收集氧气,实验室中如果用\(\rm{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______ .
              \(\rm{(5)}\)乙炔俗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高温,工业上常用它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里常用电石\(\rm{(}\)固体\(\rm{)}\)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收集装置是 ______ ,请写出乙炔燃烧的方程式 ______ .
            • 9.
              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

              \(\rm{(1)}\)用\(\rm{B}\)装置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rm{(2)}\)用\(\rm{E}\)装置收集气体时,为什么要等到水槽中形成连续稳定的气泡时才能开始收集?
              \(\rm{(3)}\)将\(\rm{B}\)、\(\rm{C}\)装置连接后可制取多种气体,请写出制取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rm{.}\)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
            • 10. 新的一年,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下面是《气体制取与收集》学习的课堂片段:
              【自主学习】仿照氧气制取的学习和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阅读课本,老师提供了几组药品,让同学们交流并选出适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组.
              【合作交流】围绕以上问题,各小组展开了激烈的交流,下面是老师从第二小组同学交流中听到的各位学生的发言:
              1号:碳酸盐用块状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为什么不用纯碱(碳酸钠)呢?
              3号:碳酸钠是粉未状的,反应的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2号:同意3号同学的说法,那我们把碳酸钠压制成块状可以吗?
              各位都在思考,问题未能解决.
              【展示释疑】通过各个小组的展示,大家明白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
              实际实验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
              请你帮助二组学生解决2号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验室把碳酸钠压制成块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代替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能力提升】某小组想测定所用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了2g的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1.5g
              第二次加入5g1.0g
              第三次加入5g0.5g
              第四次加入5g0.3g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    次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已完全反应.
              (2)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求检测过程中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