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罗平县三模)将刚梳过头的塑料梳子靠近纸屑会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如图所示的模型,它是根据    制成的.
            • 2. (2016•滨湖区模拟)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碎纸屑,发现碎纸屑会被吸引,如图所示,表明玻璃棒摩擦后    ;还能看到被吸引的部分纸屑又被弹开了,表明玻璃棒与这些纸屑带上了    (选填“同种”、“异种”)电荷.
            • 3. 如图,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装置可以说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B.
              用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引,说明玻璃棒有磁性
              C.
              此装置可以说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D.
              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 4.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是互不相关的,但也有人注意到电和磁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相信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许多科学家为寻找这种联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1820年4月,丹麦物理学家    发现了“电生磁”现象,这个重要的发现,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确实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2)你一定也发现了电和磁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如表将电现象和磁现象的某些相似之处作了对比,请仿照示例完成该表.
              电现象磁现象
              示例电荷有正、负两种磁体有南北两极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带电体周围存在电场
            • 5. 中国古代对电现象的认识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象形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准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追,迫极而进,进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1)“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中“阴”指负电荷,“阳”指正电荷,云层带电是因为云层与空气摩擦使    发生转移,这种现象叫    
              (2)“电火烧塔下佛面”是因为佛面的金属膜,金属被熔化.“而窗户不异也”是因为窗户为木制,木头属于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所以仍保持原样.
            • 6. 阅读短文,回答各题
                                                   神奇的静电
                  图中人的头发为什么会竖起来?
                  请去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展”展区体验一下静电的美妙与神奇,然后沿着科学家们探索的足迹,展开自己的科学探索之旅,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些都是静电现象.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两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研究静电现象了.吉尔伯特(1544-1603)是一位医生,他利用各种物质做了许多摩擦起电的实验,发现除琥珀外,金刚石、蓝宝石、水晶、玻璃、硫磺、硬树脂、云母、岩盐等,摩擦后也能吸引小物体.吉尔伯特把经过摩擦后能吸引小物体的物体叫做electric,意思是“琥珀体”,这就是西文中“电electricity”的词根的来源.为了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带电体,他发明了第一个可供实验用的验电器,用一根极细的金属棒,中心平衡在一个尖端上,可以自由转动.由于棒很轻,当摩擦后带电的物体靠近棒时,棒被吸引而转动.
                  1882年,英国维姆胡斯创造了圆盘式静电感应起电机,感应起电机是一种能连续取得并可积累较多正、负电荷的实验装置.其中两轴玻璃圆板可反向高速转动,摩擦起电的效率很高,并能产生高电压.感应起电机所产生的高电压,与其他仪器配合后,可进行静电感应、雷电模拟实验、演示尖端放电等有关静电现象的实验.

              用静电感应起电机做个有趣的实验吧:会跳舞的纸伞
              实验器材:纸伞、静电感应起电机、两个金属链
              注意事项:两个纸伞放置时有一定距离,避免相互吸引.
              实验步骤:
              ①用金属链连接纸伞和静电感应起电机.
              ②摇动静电感应起电机,观察到纸伞张开,而且纸伞张开的角度还会变化.
              (1)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2)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如果电荷定向移动会产生    
              (3)根据会跳舞的纸伞可以制成验电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7. (2015秋•高安市校级月考)小颖同学国庆节帮表哥布置婚房时发现只要将气球轻轻地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就可以粘在墙上(如图所示),这是由于气球摩擦    ,具有了    的性质.
            • 8. (2015秋•贵阳期末)为了减小PM2.5对健康的影响,人们研制出了一种PM2.5净化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静电发生器使金属网C和棉芯D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再闭合开关S2,电风扇转动将空气吸入,空气中的PM2.5颗粒会被金属网C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    的性质;这些颗粒物通过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从而吸附在带正电的棉芯D上,这是因为    
            • 9. 利用身边的废品可以做很多有趣的物理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规律,下面是小慧同学利用泡沫塑料和矿泉水瓶做的两个小实验:

              (1)将泡沫塑料块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靠近碎纸屑,看到碎纸屑被吸起来(如图1所示),这说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她又看到有部分纸屑马上掉落下去,这说明了    
              (2)把刚喝完的矿泉水瓶子盖上瓶盖,用力从中间拧了几圈,使矿泉水瓶内的气压增大,拧到一定程度,用手轻推瓶盖,只听到“砰”地一声,瓶盖飞出,同时瓶口冒出“白雾”(如图2所示).这是由于瓶内空气对瓶盖做功,内能    ,温度    ,瓶口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 10. 用电流表测电流时,某同学接入电路的是0~0.6A的量程,却在0~3A的量程中读成2.4A,则实际测得的电流应是    A,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    ,而具有了    的性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