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冻豆腐
              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美食,是北方人的发明。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4℃之间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1.00g/cm3),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放在浓汤里煮过的冻豆腐是非常好吃的,因为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冻豆腐具有孔隙多、营养丰富、热量少等特点,不会造成明显的饥饿感。
              (1)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
              B.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C.罐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4℃时存放最不安全,有胀破的危险
              D.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3)将豆腐切成方块后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下列豆腐的形状正确的是______

              (4)10℃的水在降温至-10℃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______
            • 2. 如表中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circ}\)
              \(23^{\circ}06′\)
              \(30^{\circ}33′\)
              \(31^{\circ}12′\)
              \(39^{\circ}56′\)
              \(40^{\circ}40′\)
              \(55^{\circ}45′\)
              \(90^{\circ}\)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3.

              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圆梦小组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金属块质量\(m=\)________\(g\),金属块体积\(V=\)________\(cm^{3}\),此金属的密度\(ρ=\)________\(g/cm^{3}\);

              \((2)\)实验中由于“线”导致测得金属块的密度值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减小误差,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

            • 4. 如图所示的各种实验装置,请按照要求回答:

              ①图(a)是测量 ______ 的仪器,测量物体时被测物体应放置在仪器的 ______ 盘.
              ②图(b)所示的仪器A叫做 ______ ,用来判断橡皮膜B所受的压强大小.
              ③图(c)中的器材必须 ______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 5. 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 ______ ,将游码移至 ______ 后,若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标尺中央两侧摆动,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则可判定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2)实验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______  g.
            • 6. (1)在“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应将被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 ______ 盘中: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1所示,物体的质量为 ______ g.
              (2)如图2所示,这个仪器叫 ______ .(填仪器名称),所测物体的重力为 ______ N.
            • 7. 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分组做“用天平、量筒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的实验.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______ 处后,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如图所示,这时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 ,观察到 ______ 现象时,天平横梁处于水平状态.
              (2)当调节天平平衡后,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应放在 ______ 盘里,先后在另一个盘里放入20g、5g、2g、1g的砝码,再放入最小的砝码1g后,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该: ______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3)第一组同学测出的金属块质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该物体放到盛有70cm3水中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将物体的质量与体积记录在下表内.
              物体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质量/g   14.6 21.6
              体积/cm3   5.4 8.0
            • 8.

              请填写上合适的单位符号:

              \((1)\)某位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2)\)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      

              \((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300\)      ;   

              \((4)\)铜的密度是\(8.9\)      。 

            • 9.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_\(℃\),沸水的温度为\(100℃.\)人体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

              \((3)\)人坐在顺流而下的船里,如果以      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如果以      为参照物,则人是运动的;如果以船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        的。

              \((4)\)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学生耳中的。

              \((5)\)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60\)________;     空气的密度是\(1.29\)________;汽车行驶的速度是\(60\)________;

              \((6)\)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7)\)如图所示,岸上的人觉得水中的游泳运动员“腿变短了”,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光从________中斜射入________中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折射角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8)\)电影院里坐在不同位子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________的缘故\(.\)而在教室某些位置看黑板,只看到一片光亮,看不清粉笔字,这是由于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__的缘故.

            • 10.

              \((1)\)打开香水瓶,房间内会香气弥漫,这是_____现象;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下面还可吊一个重物,这是由于___         __。

              \((2)\)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0.15\)      ,铜的密度为\(8.9\)       

              \((3)\)静止在窗台的花盆掉落会砸伤路过的行人,是因为花盆具有        能;蹦床比赛中,运动员能够高高跃起是因为形变后的蹦床具有         能。

              \((4)\)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若把甲物体截去\(1/3\),乙物体截去\(2/3\),则剩余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5)\)容积为\(0.5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_\(kg/m^{3}\)。


              \((6)\) 学过天平使用的知识后,好奇的小明想用家中的一架旧天平称一个鸡蛋的质量。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右侧 ,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鸡蛋的质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1 g\)。




              \((7)\)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取一根钢尺,一端用手指按压在桌面上,另一手的手指 将露出桌面的一端下压至如图所示\(a\)、\(b\)两位置,手指感觉用力较大的是把钢尺弯至_____\((\)填“\(a\)”或“\(b\)”\()\)位置。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物体的        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同时又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9)\)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拉质量为\(0.4kg\)的木块沿水平桌面运动。当拉力为\(0.5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当拉力为\(0.6N\)时,木块正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拉力为\(0.7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N\);当撤去拉力,木块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木块              。最终木块停了下来,说明力是                        的原因。




              \((10)\)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0.16mg / cm^{3}\),“\(0.16mg / 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     \(g\)。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能吸收的有机溶剂重力为        \(N\)。\((g\)取\(10N/ k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