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华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图(c)所示,是小华在使用 ______ 测量石块的 ______
              (2)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 ______ ,该原理将得到验证.
              (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 ______
              A.图(a)中溢杯内未盛满水.
              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
            • 2. 如图所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______ N,金属块的体积是 ______ m3
            • 3. 小明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圆柱体物块、小球、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某未知液体的密度.图中是小明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g=10N/kg).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50cm3
              ②把拴有小球的物块置于量筒内,并先使小球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54cm3
              ③将拴有小球的物块置于量筒内的水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为74cm3
              ④将待测液体倒入另一量筒中,如图丁所示,记录量筒中待测液体的体积.
              ⑤将上述石子和物块擦干后,置于量筒内的待测液体中,如图戊所示,量筒中液面所对应的示数为70cm3.由以上实验可知:
              (1)在图丙中小球和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总浮力为 ______ N;
              (2)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 kg/m3
              (3)在图丙中,若物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其4/5,则在图丙与图戊两图,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之比为 ______
            • 4. 小明在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拉力与浸入水中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将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圆柱体缓慢竖直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水足够深)中,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他记录了圆柱体全部入水之前量筒中水的体积V 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实验数据如根据表中数据归纳 F与V的关系:F= ______ .(浸没之前)
              V/cm3 0 100 200 300 400 500
              F/N 10 9 8 7 6 5
            • 5. 小明在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时,认识了密度计,将其放入液体中,当它竖立静止时,与液面相交的读数即为待测液体的密度.
              (1)如图甲、乙所示,让同一支密度计分别静止在水和酒精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装水的容器是 ______ (选填“甲”或“乙”).
              (2)小明将一只铅笔的下端缠绕了适量铜丝,初步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如图丙);
              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水的密度值1.0g/cm3
              b.将其放入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植物油的密度值0.9g/cm3
              c.像标示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方法一样,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将整个铅笔均匀标上刻度;
              d.他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丙图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 ______ 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对不对? ______ ,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丁)、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铅笔的横截面积为s,请你推导出h与ρ的关系式h= ______ (用给定的字母表示推导结果)
            • 6. 阅读了教材上“自制密度计”的课外小实验后,小叶和小王决定进行以下尝试:
              (1)两人选择了一个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条形长方体A来制作密度计.小王测得A的质量为12g,当它漂浮在不同液面上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 N.(g=10N/kg)

              (2)小叶查阅了相关资料,在得知该材料的密度后,作出了图甲所示的 ρ-V图象,据图象可以找到关于A的一些信息.两人发现A的质量可以在ρ-V图中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出来,请你在图中用斜线画出这一阴影部分.
              (3)小王想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在A上标注出各种密度值.他选择首先标注水的密度,在 测量出 A 的长度为 20cm 后,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计算,他确定出水面位置应该在距A上表面 h= ______ cm 处,并作了标记.(ρ=1.0×103kg/m3
              (4)为验证结果,两人将 A 放入足够多的水中,发现它不容易竖直漂浮.小叶在A的下端密绕了适量的金属丝(金属丝体积可忽略不计),制成了“密度计”B.小王提醒他,如果这样,B 的刻度应该与A不同.为了重新标注,他们应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 ______
              (5)按照上述方法,两人在 B 上标注出了水、酒精、汽油等液体对应的刻度值,酒精对应的刻度值应该标注在水的 ______ 方;(选填“上”或“下”)这样一个简易的密度计就制作成了.
            • 7.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实质上是由于液体对其上、下表面的压力不同造成的.在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物体受到的压力也越大.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实验室准备了弹簧测力计、天平、石块、木块、细线、烧杯、水.请你根据需要选择器材,完成以下题目.
              (1)提出问题: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
              (4)分析与论证:
              (5)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时,有同学提出实验过程中未保证物体“浸没”在水中,你认为他能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为什么?
            • 8.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图所示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探究的因素是: ______ .选用的图是: ______ (填图中的序号).
              (2)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______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铁片 ______ 的改变,忽视了 ______ 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 9.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
              (1)在图乙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 N.
              (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 ______
              (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为0,示数为0时物块处于 ______ (选填字母).
              A.漂浮状态         B.悬浮状态         C.沉底状态.
            • 10. 同学们用空塑料瓶和细沙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g取10N/kg,ρ=1×103kg/m3

              (1)为了测出塑料瓶的体积,进行如下操作,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通过増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______ g.
              ②在空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细沙,拧紧瓶盖,在瓶颈系一细绳,手拿细绳将塑料瓶完全浸没于烧杯的水中(瓶没有接触烧杯,水未溢出),通过増减祛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获得平衡,所用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为167g,塑料瓶的体积是 ______ cm3
              (2)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铁块可以在水中下沉,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鸡蛋可以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实例: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感觉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大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选择了装入细沙的塑料瓶和其他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实验步骤d和 ______ (填序号),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②根据实验步骤c和d可以验证猜想三是 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对该猜想对应的实例,合理的解释是 ______
              ③要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 ______ 后再进行探究.
              ④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应了物体的浮与沉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e中盐水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密度应小于 ______ g/cm3(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