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有\(3\)个相同的玻璃瓶里都装有水,且水面高度不同\(.\)小李和小华两个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其中小李用嘴贴着瓶口往里面吹气,而小华对瓶进行了敲击\(.\)根据所学的声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使瓶产生的声音的声源是 ______ ,发出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 ______ \((\)选填“甲”、“乙”或“丙”\()\);
              \((2)\)小华使瓶产生的声音的声源是 ______ ,发出的声音中音调最高的是 ______ \((\)选填“甲”、“乙”或“丙”\()\);
              \((3)\)小李和小华所进行的操作中,共同点是 ______ .
            • 2.
              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声音高低、强弱有关在因素。实验过程如下:
              \((1)\)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现象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______ \((\)快\(/\)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______ \((\)高\(/\)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______ 有关。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一定,先拨动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实验现象是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______ \((\)大\(/\)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 ______ \((\)强\(/\)弱\()\)。
            • 3.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钢丝 \(10cm\) \(0.2mm^{2}\)
              钢丝 \(10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______ 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______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______ 和 ______ 钢丝;
              \((3)\)先后用同样的力拨动丙钢丝和丁钢丝,是为了探究振动频率的高低与 ______ 的关系;
              \((4)\)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 。
            • 4.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
              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1\) \(20\) \(0.3\)
              \(2\) \(0.5\)
              \(3\) \(40\) \(0.5\)
              \(4\) 尼龙丝 \(30\) \(0.5\)
              \(5\)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1\)、\(2\)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琴弦的材料为 ______ ,长度 ______ \(cm\)。
            • 5.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下表的几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1.02\)
              \(C\) \(80\) \(0.76\)
              \(D\) \(80\)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 、 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
              \((2)\)选用编号\(A\)、\(C\)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______ ;
              \((3)\)如果小明还想验证猜想三,则他可以选择编号为 ______ 、 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此时表中所缺的数据应该填 ______ 。
            • 6.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所选琴弦的规格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①\) \(②\)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 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用三根琴弦来验证猜想三,必须要知道\(E\)项内容,请你填上所缺数据。\(①\) ______ \(②\) ______ 。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提出问题\(③\)猜想假设\(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______ 。
            • 7.
              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直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直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 ______ 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小明规范实验操作后,拨动直尺,观察到直尺在振动,同时听到了直尺发出的声音,接着减小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直尺,小明观察到直尺的振动变 ______ ,直尺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______ ,说明音调与 ______ 有关。
              \((3)\)小明保持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发现用更大的力拨动直尺,听到直尺振动的声音更响,这是因为直尺振动的 ______ 越大,声音的 ______ 越大。
            • 8.
              小明同学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如图所示,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小明的实验活动的目的是探究什么?
              \((2)\)小明这次实验探究能得出什么结论?
              \((3)\)利用该图还可以进行哪些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请举一例\()\)
            • 9.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他经过和同学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③\)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 \(★\)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①\),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②\),应选用编号为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③\)表中填上所缺数据是 ______ 、 ______ .
              \((2)\)这个实验运用的物理方法是: ______ .
            • 10.
              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明 ______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______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______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16\)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 < 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______ \((\)选填符号\(a\)、\(b\)、\(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______ .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______ .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______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