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物质的含量、探究物质的组成等.下列实验的主要目的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相同的是(  )
              A.
              B.
              C.
              D.
            • 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它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富含维生素的是    

              (2)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环保”的特点,备受人们青睐.

              ①下列自行车各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车圈  B.塑料车筐  C.合成橡胶轮胎 D.玻璃返光镜
              ②在钢铁车身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3)如图3是用白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
              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图中放大镜为白磷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4)臭氧层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污染.请举一例,说明酸雨的危害    
            • 3. 活动探究一、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甲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    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进行C图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    
              (4)用D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时,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可对实验装置做的一项改进是:    
              活动探究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如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15mL9mL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 4. 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实验的相关图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    
              (2)图B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    
              (3)图C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得结论是    ,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4)图D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后面气球的作用    
            • 5. 用A表示大于,B表示小于,C表示等于进行填空
              ①常温下10克水能溶解NaCl的质量    10克汽油能溶解NaCl的质量.
              ②50克98%的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     50克;
              溶质的质量分数    98%.
              ③钢与生铁的性能有很大差别是因为钢中含碳量    生铁中的含碳量;
              ④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形成溶液的目的是使其凝固点    水的凝固点;
              ⑤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取用了过量红磷,结果测得氧气含量    实际氧气含量.
            • 6. 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有关氧气的实验,其中相应实验装置有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B.
              氧气的制取
              C.
              氧气的干燥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7.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实验结束后瓶内液体的pH    7(填“>”、“<”或“﹦”).此实验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    ,若用    溶液代替水效果更好.
              (2)请分析B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    (写其中一个).
              (3)C实验中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若用9%的氯化钠溶液100g配制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蒸馏水质量为    g.
            • 8. 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脱氧剂成分  
              【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实验猜想】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    (填化学式). 
              【验证猜想】方法为:    . 
              【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右图所示装置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还含有    (填化学式).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使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    .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1
              5

              【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    .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
              1
              5
              .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    .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 9. 请根据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是什么?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奋哪些性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3)为什么用C实验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 下列A-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试管2中产生起气体是    
              (2)B实验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4)若用D装置除去02中的水蒸气,该液体试剂为    
              (5)E实验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