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科技报报道,2016年01月30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欧拉团队,首次采用基于金属钉的催化剂,将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与氢分子作用将其转化为甲醇(CH3OH),转化率高达79%.请根据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请在“空格”中填写适当的化学式,将其补充完整.
              CO2+3H2
              催化剂
              .
              CH3OH+    
              (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种类相同,但其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可以用    鉴别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3)关于这一研究成果,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消耗了二氧化碳,能减缓温室效应  B.甲醇是清洁能源,可替代化石燃料
              C.金属钉是贵金属,反应成本比较高  D.反应转化率较高,有广阔发展前景.
            • 2.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
              A.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其具有酸性
              B.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过量排放CO2引起的,对人类有弊无利
              C.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通过化合反应相互转化
              D.C和CO都能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且在反应中都作还原剂
            • 3.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金刚石切割玻璃石墨做电极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性①硬度大        
              (3)过多的CO2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CO2排放的建议    
            • 4.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    ,这种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
              (3)如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请各举一例实现图中所示的物质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b化学方程式         变化c化学方程式    
              变化d化学方程式    
              (4)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E.臭氧
              ②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③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别一个是减少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减少使用私加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D.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①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下同)在C、D、E 三种装置中,收集氨气应选择      若用装置F 收集氨 气,则应将    (填如图2“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②如图3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应检查装置A的    ,方法是: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5.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废旧电池埋入土中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C.为缓解温室效应,应倡导“低碳生活”
              D.煤脱硫、利用清洁能源是预防 酸雨的有效措施
            • 6. 2015年是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家庆祝世界地球日”活动十二周年.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天气中的科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高
              C.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D.自然界雨、雪、冰、霜的形成是化学变化
            • 7.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并引起广泛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能源物质燃烧的微观过程如下:若“”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的宗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A.用一次性木筷         B.用乙醇汽油
              C.太阳能发电         D.植树造林.
            • 8. 缓解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
              A.生活垃圾直接焚烧处理
              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C.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等新兴能源
              D.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数量过快增长
            • 9. 化学实验室常用10%的H2O2溶液来制取氧气.小明和小红欲用10%的H2O2溶液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小明使用的是装置如图1,小红使用的是装置如图2.试回答:

              (1)小红同学使用的装置是不合理的,原因是    
              (2)两装置的B仪器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3)从严格意义上说,小明使用的收集装置也不尽合理,理由是    ,你采取什么方法来获得干燥的氧气    
            • 10. 如图是某科研所经过多年的连续观察和对所收集的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绘制的CO2含量及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呈上升趋势
              B.地球表面的温度也呈上升的趋势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量的增加的可能原因是含碳燃料(如石油)的大量燃烧
              D.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趋势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呈上升趋势一定是一种巧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