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A图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则是由于A装置存在缺陷,其缺陷为    
              (2)图B、C、D是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3)图E和F是探究哪种离子能促进H2O2分解的实验,现象是:E中产生大量气泡,F中没有明显现象,则促进H2O2分解的离子符号是    
              【实验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下图的装置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

              现象:①不通氧气时,A中白磷不燃烧
              ②不通氧气时,B中白磷不燃烧
              ③通氧气时,A中白磷不燃烧
              ④通氧气时,B中白磷燃烧
              (1)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填序号);
              (2)A、B组合与C装置相比的优点是    
              【实验三】老师在课堂上说:“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用氢氧化钡溶液来进行验证,他们做了以下实验.
              序  号操     作现  象结    论
              实验一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
              实验二向实验一的溶液中通入
              适量的二氧化碳
              产生白色沉淀,红色消失氢氧化钡溶液能与
              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三另取氢氧化钡溶液,滴入
              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钡溶液能与
              碳酸钠溶液反应
              结论: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
              (1)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将上述反应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他们决定对沉淀和滤液进行探究.
              探究一:
              【提出问题】沉淀能否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不消失.
              【实验结论】沉淀与酸不反应.
              (2)有同学提出,根据“白色固体不消失”这一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探究二: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酚酞外,还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Ⅰ.只有氢氧化钠Ⅱ.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Ⅲ.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实验探究】
              序号操作现象结论
              实验四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猜想Ⅱ不成立
              实验五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
              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消失猜想Ⅲ成立
              (3)有同学提出:实验四由于实验操作存在问题,导致结论不准确,该实验  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是    
              【反思交流】
              (4)小组同学经分析、讨论后发现,只用一种溶液做一次实验,就可以验证猜想,该溶液是    
              (5)在废液中滴加稀盐酸至    (填写实验现象)时,表示废液已呈中性.
            • 2. 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实验二
              【实验一】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 实验设计时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实验二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实验四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五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20mL12mL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 4.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  )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避免产率偏低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 6. (2015•遵义县校级模拟)饮用可乐时,小华对“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
              【进行实验】
              (1)将蒸馏水煮沸后,置于细口瓶中,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    
              (2)制取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法收集,验满后盖上玻璃片,备用.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3)实验①: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空气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
              实验②: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体积不再减少为止.
              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4)记录数据:
              实验编号抽取气体的体积抽取蒸馏水的体积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
              10mL空气10mL20mL
              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10mL12mL
              【得出结论】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空气难溶于水,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反思质疑】小芳对实验②注射器内不能再溶的气体产生了疑问:这种不能再溶的气体是空气还是二氧化碳气体?若收集二氧化碳时空气未完全排尽,也可能导致实验②的残留气体是空气,就不能再溶,则实验结论不可信.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以上所得实验结论是否可信.写清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 7. 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进一步探究CO2的性质.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达到实验目的,应选用的装置有    ;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                    .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其他气体,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一个即可).
              (2)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和一种白色固体.
              【做出猜想】①氧化钠  ②碳酸钠 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④氢氧化钠  ⑤碳酸氢钠
              指出以上不合理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探究】取少量该样品溶于水,将溶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向另一份中先加入过量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里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白色物质为    .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加入到100g水中得澄清透明溶液,取
              1
              2
              该溶液,向其中加10% CaCl2的溶液至恰好不再产生沉淀,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碳酸钠的总质量及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 8. 回答与CO2有关的问题.
              (1)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减少排放,将过多二氧化碳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A中证明CO2与水反应的现象:    
              ②B、C分别放入50mL水和澄清石灰水,通入约500mLCO2,观察到B中无变化,C中变浑浊,500mLCO2    溶于50mL水中(填“部分”或“全部”).
              ③B、C重新放入50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通入约500mLCO2,观察到B、C均无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9.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研究CO2性质和燃烧条件的实验.

              (1)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a、b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
              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C中液体为浓硫酸,D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    ,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2)研究燃烧的条件: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b、a两端分别与B、D装置连接
              A和C的液体底部靠近导管口分别固定一小块白磷,B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B中.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液体为冷水,C中液体为    ;观察到    ,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10. (2015•武汉校级模拟)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证明石灰石是碳酸盐.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1、2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    
              (3)当观察到    .(填现象)证明石灰石是碳酸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