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蜀山区二模)饮用可乐时,小华对“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二氧化碳呢?
              【进行实验】
              (1)将蒸馏水煮沸后,置于细口瓶中,盖上瓶塞,冷却至室温,备用.将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    .盖上瓶塞后再冷却的原因是    
              (2)制取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法收集,验满后盖上玻璃片,备用.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3)实验①: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空气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
              实验②: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气体和10mL备用的蒸馏水,用胶管连接(如图所示),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体积不再减少为止.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4)记录数据
              实验编号抽取气体的体积抽取蒸馏水的体积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
              10mL空气10mL20mL
              10mL现制的二氧化碳10mL12mL
              【得出结论】由上表所列数据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空气难溶于水,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为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注意:若答对以下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反思质疑】小芳对实验结论产生了疑问:实验②中不能再溶解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如收集二氧化碳时空气未完全排尽,也可能导致实验②的残留气体是空气,就不能再溶,则实验结论不可信.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探究以上所得实验结论是否可信.写清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 2. 重庆一中某化学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1)A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D中紫色石蕊变红的原因
              若要证明大理石中含碳酸根离子,只需将D中试剂换为    (填试剂名称)
              (3)用两种方法收集气体时,测得B、C中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下列关于C的措施中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量的是    (填序号)

              ①在水面添加一层植物油
              ②收集气体时不断振荡C
              ③用热水替换冷水
              (4)已知:常温下1体积水最多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得到pH值约为5.6的饱和溶液.实检结束后,若测得D中溶液pH值小于5.6,则乙、丙、丁图象与E中变化相符合的 是    (填序号)
              (5)为判别E中NaOH是否还有剩余,应向E中加入的试剂有    (填序号).
              ①稀盐酸
              ②氯化钡溶液
              ③氢氧化钡溶液
              ④硫酸铜溶液.
            • 3.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1)请给下列实验选择正确的使用仪器,将仪器编号填在横线上.共选择的仪器有:①药匙②镊子③量筒④酒精灯⑤带铁圈的铁架台⑥带铁火的软架台⑦胶头滴管⑧石棉网
              取用块状固体需用    取用一定量的蒸馏水需用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用    ,给烧杯里的实验溶液加热需用    
              (2)小雪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密封好,小丽量取了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她们将两种液体同时分别倒入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盖好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她们可能要探究的问题是    
            • 4. CO2是初中科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铜与酸不反应)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2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
              小雯同学对小虎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5. (2015秋•萧山区月考)小李学习了二氧化碳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探究,其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推动注射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    
              (2)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    体积的二氧化碳.
            • 6. 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实验研究中都要使用控制变量法,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将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小花,一半烘干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如图A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其中干燥的纸花要探究的问题是    
              (2)探究燃烧的条件:图B所示实验实现了对多个影响条件的控制,其中水中白磷要研究的变量是    
              (3)已知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就越快.课外小组的同学想用图C所示装置探究Zn、Fe的活动性强弱.你觉得他们在研究中需要控制的影响变量有    
            • 7.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小芳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

              (1)请将各实验的有关内容填入下表空格中:
              实验序号IIIIV
              实验现象小花变红色小花不变色小花不变色小花    
              实验目的
              和结论
              目的:证明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目的:证明水不使石蕊变红色目的:证明
                  
              结论:CO2和水
              反应生成酸
            • 8. (1)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    .但对图2中“两支蜡烛哪支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小聪认为    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3)通过实验,证明小聪的看法是正确的.由上述实验得到启发: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    (填序号).
              ①用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③打开窗户跳出.
              (4)已知: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和醋酸一样,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请你来共同探究.
              甲同学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乙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试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了四只紫色的小蝴蝶,然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一只喷洒稀醋酸;②一只洒水;③一只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④一只喷洒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在乙同学的实验中,紫色小蝴蝶不会变色的是    (填实验编号,下同),说明了        ,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和水反应的实验是    
              你觉得甲、乙同学的方案中,哪个更好?    ,另一位同学的方案不严谨的原因是    
            • 9. 如图1,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根据表1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表1
              物质用途金刚石切割玻璃石墨作电极活性炭净水
              对应特征硬度大    具有强的吸附性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4)我们知道酸类物质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小冬为了探究H2CO3具有酸性,而CO2不具有酸性,他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请写出将观察到的现象:

              现象:试纸              现象:试纸    
              (5)过多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6)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 10.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对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提出实验改进: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①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④从b端通入氮气

              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另一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假    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设计实验】(1)小雨同学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2)小涛同学认为小雨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小涛同学用紫色石蕊试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图2图示进行实验,在(I)、(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    (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学对小涛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其理由是    .三位同学讨论后补充了一个实验,使探究活动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个实验应该是    (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结    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Ⅲ、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
              如图3矿石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如将一定量的铁加入到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滤渣中一定含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