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25℃}\)时,向下列\(\rm{4}\)只均盛有\(\rm{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rm{KCl}\)固体,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rm{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rm{110}\) \(\rm{g}\)
              B.\(\rm{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rm{16.7\%}\)
              C.\(\rm{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rm{③④}\)
              D.增加\(\rm{KCl}\)固体能将\(\rm{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rm{KCl}\)的饱和溶液
            • 2.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20℃}\)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分数相等,且都等于\(\rm{20\%}\)
              B.\(\rm{30℃}\)时\(\rm{100g}\)水中可溶解\(\rm{25g}\)甲物质
              C.升温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rm{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到\(\rm{0℃}\)时,甲有晶体析出,乙无晶体析出
            • 3.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rm{(}\)  \(\rm{)}\)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 4.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rm{(1)}\)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rm{②}\)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rm{③}\)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rm{(2)}\)利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a.}\)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rm{b.}\)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rm{c.}\)获得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rm{(3)}\)市售“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接触,反应发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rm{(4)}\)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常加入______,用来吸附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除去臭味。
            • 5.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rm{(1)t_{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______ 乙\(\rm{(}\)填“\(\rm{ < }\)”“\(\rm{ > }\)“或“\(\rm{=}\)”\(\rm{)}\);
              \(\rm{(2)P}\)点的含义 ______ ;
              \(\rm{(3)t_{2}℃}\)时,把\(\rm{20g}\)固体甲放入\(\rm{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rm{g}\);
              \(\rm{(4)}\)欲将\(\rm{t_{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 ;
              \(\rm{(5)}\)如采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 ______ 的方法。
            • 6.
              如图是\(\rm{A}\)、\(\rm{B}\)、\(\rm{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rm{A}\)
              B.\(\rm{t_{1}℃}\)时,将\(\rm{25}\)克物质放入\(\rm{100}\)克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rm{A}\)
              C.将接近饱和的\(\rm{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D.从\(\rm{B}\)溶液中结晶出\(\rm{B}\)的最好方法是冷却
            • 7.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1)t_{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 ;
              \(\rm{(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rm{(}\)任填一条\(\rm{)}\) ______ ;
              \(\rm{(3)t_{2}℃}\)时,将\(\rm{16g}\)甲物质放入\(\rm{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 ______ \(\rm{(}\)填“饱和”或“不饱和”\(\rm{)}\)溶液.
              欲使\(\rm{t_{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______ \(\rm{(}\)任填一种方法\(\rm{)}\).
            • 8.
              \(\rm{20℃}\)时,将等质量不含结晶水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rm{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rm{1}\),加热到\(\rm{50℃}\)时现象如图\(\rm{2(}\)不考虑水分蒸发\(\rm{)}\),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r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图\(\rm{1}\)中,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图\(\rm{2}\)中,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图\(\rm{3}\)中,\(\rm{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rm{2}\)中,两溶液降温到\(\rm{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 9.
              下列实验能用如图表示的是\(\rm{(}\)  \(\rm{)}\)
              A.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一杯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10.
              \(\rm{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rm{(}\)不含结晶水\(\rm{)}\),分别加入到盛有\(\rm{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rm{1}\),加热到\(\rm{50℃}\)时现象如图\(\rm{2(}\)不考虑水分蒸发\(\rm{)}\),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rm{3}\)

              \(\rm{(1)20℃}\) ______  一定是饱和溶液。
              \(\rm{(2)}\)图\(\rm{3}\)中 ______ \(\rm{(}\)填\(\rm{M}\)或\(\rm{N)}\)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3)}\)将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是添加水,还可以是: ______ 。
              \(\rm{(4)}\)实验证明\(\rm{30℃}\)时\(\rm{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rm{37.0g.}\)则\(\rm{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