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将相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2℃降到t1℃,析出的甲固体质量比乙固体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 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30%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 3.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升温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C.乙中混有少量的甲,要提纯乙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 4. (2016•梅江区校级模拟)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由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3)在40℃时,等质量的A、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时溶液质量的关系A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30℃时,130g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需加入A物质的质量为    g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5)当A中混有少量B时,用    方法可以得到固体A.
            • 5. (2016•上海校级模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将错误改正
              A.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2℃时,用等质量的甲和乙固体配制饱和溶液,得到乙溶液的质量大于甲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比乙多    
              D.用降温的方法一定能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6. 如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
              NaOH3191111129313336
              (1)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Ca(OH)2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2)20℃时,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得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7. (2016•郑州模拟)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    ℃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3℃时,将20g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把所得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A.c>a=b  B.b>a=c   C.a>b>c    D.b>a>c
              (3)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可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可能变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 8. 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    
              (2)将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而又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方法有_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5mL稀盐酸,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 9. (2015•新化县校级模拟)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    原理(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2)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0102030405060
              溶解度/g0.180.170.160.150.140.130.12
              ①20℃时,0.74g熟石灰放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与0.74g相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中的溶质可以用生石灰为原料来制取,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
            • 10. (2014•黄石校级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20℃时,乙的溶解度为    
              (2)20℃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
              (3)若将甲的饱和溶液由20℃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度变大            B.溶液的质量变大
              C.仍为饱和溶液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