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B、C、D、E、F、G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甲图所示的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及产物已略去,图中“→”表示两者之间能转化),已知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D常温下为液体,C和G之间也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的俗称为    ,E的化学式    ,F的化学式    
              (2)C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有    (举一例).
              (3)D→F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上述物质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利用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放入小烧杯中,观察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符合要求的组合(写两组即可)        
            • 2. 下列4幅图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表示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B.
              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表示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D.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3. (2016•江西一模)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请你根据以上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B、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C、甲、乙一定是水和硝酸铵
              D、甲、乙可能分别是    
            • 4.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醋酸中加入水
              B.
              向一定量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
              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5.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烫发用的定型剂主要成分是溴酸钠(NaBrO3),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3)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30℃时KNO3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 6. 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常温下,稀释NaOH溶液
              B.将浓H2SO4露置在空气中
              C.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7. 下面是某小组进行的“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实验探究,请你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实验】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溶质的种类;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实验步骤】30℃时,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KNO3全部溶解,试管②中有较多Ca(OH)2未溶.
              【实验结论】在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温度的影响(以KNO3为例)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实验步骤】用量筒各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二支试管中,再加入5g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试管①中有多量KNO3未溶,试管②中KNO3全部溶解.
              【实验结论】在不同    下,同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相等.
            • 8.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相互对应,其中的说法或图象正确的是(  )
              A.A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将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B.B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一定温度(t℃)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熔液
            • 9. 固体A和B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010203040506070
              溶解度(g/100g水)A13.320.931.645.863.985.5110138
              B27.632.034.037.040.042.645.548.3
              ①依据上表数据,绘制A和B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②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A和B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该温度范围是    
              ③40℃时,向100g水中加入43g B固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在称量B固体时,将砝码与B物质的位置放反了,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0. 以下是黄亮同学对化学实验现象观察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C.澄清石灰水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成白色浑浊
              D.灼烧PE(聚乙烯),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