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实验的相关图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是    
              (2)图B所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可用简单方法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    
              (3)图C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得结论是    ,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4)图D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后面气球的作用    
            • 2. 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里更剧烈,说明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实验二:验证Fe>Cu>Ag金属活动性顺序(3)试管中A、B溶液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4)振荡静置:B中固体易溶,A中几乎不溶.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5)A与C比较,控制的变量有        等.
            • 3. 用A表示大于,B表示小于,C表示等于进行填空
              ①常温下10克水能溶解NaCl的质量    10克汽油能溶解NaCl的质量.
              ②50克98%的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     50克;
              溶质的质量分数    98%.
              ③钢与生铁的性能有很大差别是因为钢中含碳量    生铁中的含碳量;
              ④汽车水箱中加入乙二醇形成溶液的目的是使其凝固点    水的凝固点;
              ⑤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取用了过量红磷,结果测得氧气含量    实际氧气含量.
            • 4.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
              OSiFeAl
              由多到少
              B.物质的溶解性:
              CaCl2Ca(OH)2CaCO3
              由强到弱
              C.铁元素质量分数:
              FeOFe2O3Fe3O4
              由低到高
              D.金属活动性:
              KAgZn
              由强到弱
            • 5. 小意和小明两同学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小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2)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图C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 6.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 7.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如图所示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和碘酸钾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
              B.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不可能制得质量分数为20%氯化钠溶液
              D.升高温度,碘酸钾的溶解速率加快,而氯化钠的溶解速率不变
            • 8. 实验设计时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实验二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实验四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    
              【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五
              (4)实验五中,反应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20mL12mL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 9. 将3g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2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 10. 下列实验能证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是(  )

              ①碘+水②碘+汽油③高锰酸钾+水④高锰酸钾+汽油.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