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rm{(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rm{1}\)所示,图中\(\rm{①}\)表示的是 ______ ,\(\rm{②}\)表示的是 ______ .
              \(\r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rm{(3)}\)图\(\rm{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rm{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rm{x}\)的数值是 ______ .
              \(\rm{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______ 相同.
              \(\rm{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______ 不相同.
              \(\rm{(4)}\)图\(\rm{3}\)方框内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rm{①}\)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______ ;
              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______ 构成的.
              \(\rm{②}\)试写出图中实现\(\rm{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5)}\)下图中的图\(\rm{4}\)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钾两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rm{①}\)图\(\rm{4}\)中乙烧杯中\(\rm{X}\)的离子符号是 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②}\)在实验时,先将一种溶液倒入一个大烧杯中,后将另一种溶液缓缓滴加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大烧杯中溶液的\(\rm{pH}\),滴加溶液的质量与大烧杯中溶液\(\rm{pH}\)的关系如图\(\rm{5}\)所示:则滴加的是 ______ \(\rm{(}\)填“甲烧杯”或“乙烧杯”\(\rm{)}\)中的溶液.
              \(\rm{③}\)若完全混合后溶液\(\rm{pH}\)如图\(\rm{5}\)中\(\rm{B}\)点所示,则图\(\rm{4}\)“混合后”的烧杯中的溶质为 ______ ;如\(\rm{C}\)点所示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 ______ \(\rm{(}\)填粒子符号\(\rm{)}\).
              \(\rm{④}\)实验室用\(\rm{36.5\%}\)的浓盐酸配制\(\rm{100g}\)的\(\rm{7.3\%}\)的稀盐酸,配制稀盐酸时应加水 ______ \(\rm{g.}\)
            • 2.
              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rm{(1)}\)若丙是气体,则其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除图中所示外,还有 ______ ;
              \(\rm{(2)}\)当甲、丙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两溶液的温度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rm{t_{2}℃B.}\)大于\(\rm{t_{2}℃C.}\)小于\(\rm{t_{2}℃D.}\)无法确定
              \(\rm{(3)t_{1}℃}\)时,乙的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不饱和溶液,分别为\(\rm{100g}\)、\(\rm{200g}\),均恒温蒸发\(\rm{10g}\)水,且都析出了晶体,则析出晶体的质量 ______ \(\rm{(}\)填“相等”或“不相等”\(\rm{)}\);
              \(\r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B.\(\rm{t_{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物质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最多的是甲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rm{t_{3}℃}\)降温到\(\rm{t_{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D.\(\rm{t_{2}℃}\)时,向\(\rm{100g}\)甲的饱和溶液加入\(\rm{100g}\)水,充分搅拌,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10\%}\)
            • 3.
              固体\(\rm{A}\)、\(\rm{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rm{(1)10℃}\)时,\(\rm{10g}\)水中分别溶解\(\rm{A}\)、\(\rm{B}\)达饱和,溶解得更多的物质是 ______ .
              \(\rm{(2)}\)当\(\rm{A}\)、\(\rm{B}\)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溶液的温度是 ______ .
              \(\rm{(3)}\)把\(\rm{100g}\)质量分数\(\rm{10\%}\)的\(\rm{B}\)溶液从\(\rm{30℃}\)降温到\(\rm{10℃}\),此\(\rm{B}\)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 .
            • 4.
              \(\rm{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rm{1}\)所示\(\rm{.}\)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rm{2}\)所示实验.

              \(\rm{(1)t_{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______ \(\rm{g.}\)
              \(\rm{(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rm{(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m{R}\)是 ______ \(\rm{(}\)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rm{)}\).
              \(\rm{(4)}\)关于图\(\rm{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
              A.\(\rm{①}\)、\(\rm{②}\)、\(\rm{③}\)中,只有\(\rm{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rm{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rm{①}\)和\(\rm{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rm{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rm{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 5.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rm{(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
              \(\rm{(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rm{(3)}\)欲用\(\rm{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rm{200g}\),需要水多少克?
            • 6.
              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rm{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rm{(1)}\)完全反应后生产氢气的质量为 ______ \(\rm{g}\)。
              \(\rm{(2)}\)所用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rm{(}\)计算结果精确到\(\rm{0.1\%)}\)。
            • 7.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rm{1}\)                                           图\(\rm{2}\)

              \(\rm{(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_。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rm{(2)}\)配制\(\rm{100g}\)质量分数为\(\rm{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rm{g}\),水的体积为________\(\rm{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rm{1g/cm^{3})}\)。

              \(\rm{(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rm{1}\),\(\rm{t_{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rm{t_{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rm{(}\)填“甲”或“乙”\(\rm{)}\)物质的饱和溶液。

              \(\rm{(4)}\)按图\(\rm{2}\)所示装置,将液体\(\rm{x}\)注入装有固体\(\rm{y}\)的试管中,会导致\(\rm{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rm{(}\)从“\(\rm{A}\)、\(\rm{B}\)、\(\rm{C}\)、\(\rm{D}\)”中选出正确选项\(\rm{)}\)

              选项

              \(\rm{x}\)

              \(\rm{y}\)

              \(\rm{A}\)

              氧化钙

              \(\rm{B}\)

              硝酸铵

              \(\rm{C}\)

              浓硫酸

              \(\rm{D}\)

              稀盐酸

            • 8.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rm{.}\)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rm{10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rm{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rm{96.7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rm{)}\)
              \(\rm{(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
              \(\rm{(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rm{(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9. \(\rm{2013}\)年\(\rm{3}\)月\(\rm{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rm{.}\)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rm{.}\)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rm{(1)}\)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______ .
              A.氢氧化钠     \(\rm{B.}\)氯化钠      \(\rm{C.}\)硝酸铵      \(\rm{D.}\)浓硫酸
              \(\rm{(2)}\)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rm{16\%}\)的\(\rm{NaCl}\)溶液来选种\(\rm{.}\)现要配制\(\rm{150kg}\)这种溶液,需要\(\rm{NaCl}\) ______ \(\rm{kg}\),水 ______ \(\rm{kg}\).
              \(\rm{(3)}\)若想检验某天然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采用的方法是加入 ______
              \(\rm{(4)}\)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 \(\rm{(}\)填序号\(\rm{)}\).
              \(\rm{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rm{②}\)酒精灯  \(\rm{③}\)漏斗  \(\rm{④}\)玻璃棒   \(\rm{⑤}\)量筒   \(\rm{⑥}\)烧杯  \(\rm{⑦}\)滤纸.
            • 10.

              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1)40℃}\)时,往\(\rm{100g}\)水中同时加入\(\rm{50g}\)甲和\(\rm{50g}\)丙物质,其中             能形成饱和溶液。

              \(\rm{(2)20℃}\)时将\(\rm{50g}\)甲物质加入到\(\rm{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rm{(}\)最后结果精确到\(\rm{0.1\%)}\)

              \(\rm{(3)}\)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的方法是                 

              \(\rm{(4)}\)将\(\rm{40℃}\)甲和丙的混合溶液\(\rm{(}\)两者均已达饱和\(\rm{)}\)冷却至\(\rm{20℃}\),析出的晶体是           

              A.只有甲       \(\rm{B.}\)只有丙       \(\rm{C.}\)甲和丙的混合物

              \(\rm{(5)40℃}\)时,将甲、丙饱和溶液降温至\(\rm{2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rm{(}\)填“大于”、“小于”、“等于”\(\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