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中,并不断,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无色液体逐渐变成 , 过一段时间以后看到铁钉表面 . 其中包含两个化学方程式,分别是(1);(2)
            • 2. (2016春•淮安校级期中)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其中,“2”表示2个分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1
              (3)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镁片剂铝碳酸镁片
              有效成分Mg(OH)2AlMg(OH)3CO3
              构成微粒Mg2+、OH-Al3+、Mg2+、OH-、CO32-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①Mg(OH)2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        
            • 3.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CCO(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DFeSO4(H2SO4    
            • 4. 用稀硫酸可以去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稀硫酸中主要含有水分子、H+,SO4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稀硫酸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得出初步结论.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少量Fe2O3的试管中加入Na2SO4溶液,振荡 固体不溶解 
                  
              (1)填写表中的实验结论.
              (2)是否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其中的理由是什么?
            • 5.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固体,由于保管不当已经变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实验测定其变质的情况.实验过程如下,取样品1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40g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148.1g溶液.
              (1)试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实验后同学们做了认真的反思,一是普遍感受到合理保存药品的重要性,二是有同学觉得有必要验证一下所加140g稀盐酸是否过量,并征集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一、测溶液pH 二、滴加Na2CO3溶液 三、滴加AgNO3溶液 
              实验操作(先取适量实验后的废液与容器中)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冒出  
               实验结论稀盐酸已经过量 
              请助其完成实验报告,并选出其中在设计上不可行的方案,并简要说明理由:    
              还有细心的同学发现,上述实验在操作中也存在错误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 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硫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A)溶质可能是Na2SO4与NaOH
              (B)溶质可能只是Na2SO4
              (C)溶质可能是(1)    ,你猜想的理由是(2)    
              【实验探究】
              小华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认为猜想(C)成立.请你评价小华的实验结论    (3)    
              小明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振荡,观察到(4)    现象,于是他得出猜想(A)成立.
              【反思与拓展】
              同学们改正了此中和反应实验并使其恰好反应,他们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5)    ,再慢慢滴加(6)    ,最终成功完成了实验.
            • 7. (2015春•瑞昌市校级期中)小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向烧杯内的液体加入某种固体药品后,可观察到右边试管内得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烧杯内的液体和所加入的固体可能是    
              A.硫酸铜溶液和铁片
              B.盐酸和氢氧化钙
              C.水和氯化钠
              D.    
            • 8. “世界环境日:活动中,某小组对生产及生活污水进行了探究.
              同学们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化工厂调查,发现该厂在生产过程中用到了硫酸.
              【猜想】该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
              【设计实验】证明废水显酸性,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建议与反思】为防止造成水污染,同学们联合向厂家建议,应将废水治理达标后再排放,你认为治理该酸性废水时适宜加入的试剂是    (任答一种),此时废水的pH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进一步探究】取一定体积从该厂排出的含硫酸的废水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若改用跟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上述一定体积的废水混合,所得溶液的pH    7(填“<”、“>”、“=”),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的中和反应,那么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计算】现取该工厂排放的废水50g,向其中加入40g质数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 9. (2012秋•温岭市期中)硫酸是常见的酸,由于浓度不同,浓硫酸与稀硫酸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请结合有关实验,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由如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
              (写一点)    
              (2)探究浓硫酸能否使铁钝化(钝化指在表面形成氧化膜保护层,使内层金属不再发生变化).
              方案实验假设实验方案实验现象与结论
              能发生钝化取一铁片先插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假设成立.
              能发生钝化取两片相同的铁片,一片放入浓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取出,与另一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浸过浓硫酸的铁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另一铁片表面产生红色固体,假设成立.
              你认为方案Ⅱ与方案Ⅰ相比,方案Ⅱ的优点是    
              ②某同学将一铁片插入盛有98%的浓硫酸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再给试管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变色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此现象说明:    
            • 10. (2011秋•惠山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加入白色的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在烧杯B中加入滴了几滴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石蕊遇到酸性溶液,会变成红色),用一个大烧杯将两个小烧杯罩住.
              (1)放置一段时间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2)从分子角度对观察到的现象的解释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