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秋•滨州期末)已知M、N分别是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某兴趣实验小组同学在一定量的M中不断滴加N,并测定所得溶液的pH,如图所示:
              (1)M是    (填物质名称).
              (2)反应过程中,老师取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打乱顺序后,请同学们不测定溶液的pH值,用其它方法对三种溶液进行探究.
              小明和小红分别取其中一种溶液进行实验:
              小明向所取溶液中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结论:是a处溶液.
              小红向少量另一种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    
              结论:是b处或c处溶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成分,小红又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
              离子有    (填写离子符号)
              剩余一种为b处溶液,
              通过实验,同学们知道了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和用不同方法确定溶液成分
              (3)兴趣实验小组同学通过实践调查,某工厂的废酸液污染了下水,上网获得如下信息,拟选用下列物质处理废水: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市场参考价值(元/Kg)
              CaCO31001.8
              Ca(OH)2742.0
              NaOH4011.5
              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反应同样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填物质化学式).
            • 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     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    
            • 3. 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①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
              ②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复方氢氧化镁片剂铝碳酸镁片
              有效成分Mg(OH)2AlMg(OH)3CO3
              构成微粒Mg2+、OH-Al3+、Mg2+、OH-、CO32-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Mg(OH)2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OH-.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
              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2)如图1所示

              粒子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D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3)如图2所示
              图①:从微观角度看,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完全相同的另一个化学方程式    
              图②:古代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褪色的原因是    
            • 4.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两支相同的木条,将其中一支的一端浸入酒精中约10秒,将另一支的一端浸入水中约10秒,然后将两支木条的浸入端分别靠近酒精灯火焰片刻.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的燃烧与    的关系.
              (2)图A进行的实验是某同学取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向甲、乙两瓶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两瓶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3)用图B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的火焰先熄灭,上层蜡烛的火焰后熄灭.本实验中,放置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是    
              (4)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C所示.曲线上a点所表示的意义是    
            • 5.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有(     )
              ABCD

              常温下,足量的镁、铁分别同时放入少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或稀盐酸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 6. (2015秋•郯城县校级期末)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试回答:
              (1)该实验是将    溶液(填“酸”或“碱”)加到另一溶液中.
              (2)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种,此时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的颜色为    色.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 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机械能与动能属于包含关系②杠杆与滑轮属于交叉关系③单质与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④金属与有机物属于并列关系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⑤
              D.③④
            •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的pH大于7,因此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因此推出酒精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3
            • 9.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从①金刚石 ②铜 ③氢氧化钙 ④干冰 ⑤小苏打⑥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2)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10.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1)铝可以压成铝箔,作为超市中许多小包装食品的包装材料.说明铝具有良好的    
              (2)胃酸过多的人可服用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的“胃舒平”治病.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原理:    
              (3)目前建成的核电站中,所发生的核反应是    (选填“裂变”或“聚变”)反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