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召陵区期中)如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HClO是一种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将氯气通入过量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
            • 2. 下列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洗洁精去除油污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盐酸除去铁锈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 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
              向一定量的烧碱溶液中不断加稀硫酸溶液
              D.
              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 4. (2016春•邳州市期中)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到达C时溶液中溶质有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    
              A. BaCl2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液       D.无色酚酞溶液.
            • 5. 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根本依据应该是有新物质生成.

              (1)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若有沉淀、气体产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写出一有沉淀产生,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氧化钠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其气密良好.
              ①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明同学认为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了水中所造成的.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进一步做补充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①B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    
              ②该实验过程中,后用滴管加入的溶液为    
              ③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在两者混合后溶液样品中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正确,请简述其中的理由.
              (4)称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l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6. 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7. (2016春•临沂期中)在用稀HCl和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①将NaOH溶液滴加到稀HCl中
              ②将稀HCl滴加到NaOH溶液中
              (3)当反应进行到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 8. 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不合理的是(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H2O2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氧气
              B.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不断地滴加稀盐酸
              C.
              将等质量的镁粉、铁粉分别入到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D.
              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食盐水中不断加水
            • 9. 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2)如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CO2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    
            • 10.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04和NaOH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pH变化,是由于在发生中和反应而产生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