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广安模拟)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目的是    ,“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加水稀释,加入酚酞溶液,观察到    ,说明是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而出现的上述现象.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盐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4.00%14
              (1)表中x=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    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 2. 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3. 将7.3%的稀盐酸滴入盛有10g氢氧化钠溶液(滴有2滴酚酞试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此稀盐酸的质量为5g,回答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现象是    
              (2)求此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酚酞试液质量不计).
            • 4.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Ⅰ、…;Ⅱ、无色液体是Ba(OH)2溶液;Ⅲ、无色液体是H2SO4溶液.
              【实验探究】
              (1)请你也加入兴趣小组一起探究,完成猜想Ⅰ    
              (2)猜想Ⅱ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针对猜想Ⅲ,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拓展应用】
              (4)请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5. (2011•南海区模拟)(1)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盐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废水50g,用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如右图所示.请你计算废水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在测定时,有同学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溶液有温度的变化,于是他们进一步进行了探究.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测得溶液温度t/℃ 15.2 19.6 22.0 26.0 28.2 26.7 25.7 24.7 23.7 22.9
              (2)试绘出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3)根据上述曲线变化讨论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mL之间时: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mL之间时:    
              (4)若某同学提出“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与10%盐酸反应,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此提议是否合理?为什么?答:    
            • 6. (2011•哈尔滨模拟)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克,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
              (1)若配制所用氢氧化钠溶液480克,则需如图标签所示的氢氧化钠质量为    g;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求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质量(X)的比例式为    
              (4)若改用同样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去恰好中和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需消耗氢氧化钾溶液质量为    g;
              (5)中和同样质量的硫酸,需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质量比为    
            • 7. 学习了氨碱法制取纯碱的知识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纯碱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究,分别做了纯碱与盐酸、氯化钡等物质反应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把“废液”集中收集,并对“废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测试,结果呈酸性.大家围绕着如何处理“废液”展开了讨论:

              取该“废液”样品20mL,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测定,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g时,“废液”中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测得溶液的pH刚好等于7.计算20mL“废液”样品中所含HCl的质量是多少?
            • 8. 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某探究小组欲通过化学实验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取40g该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
              (1)向其中慢慢滴加19.6%稀硫酸,并不断搅拌,当用去19.6%的稀硫酸20g时,溶液恰好褪成无色,此时溶液pH    7(填:“>”“=”“<”).
              (2)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9. 某工厂用Ca(OH)2处理含HCl的废水,若该厂每天排放20t HCl的质量分数为0.3%的废水,请通过计算说明每天所需Ca(OH)2的质量是多少吨(精确到0.01t).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