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请你补充丁同学的猜想。
              同学甲:可能是CaCl2和Ca(OH)2;      同学乙:可能只有CaCl2
              同学丙:可能是CaCl2、HCl和Ca(OH)2同学丁:可能是______。
              你认为该小组同学的猜想中不需做实验就可以否定的是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______ 同学甲猜想不正确
              实验2 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先有 ______ ,后有
              ______ 。
              同学丁猜想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Ca(OH)2,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二氧化碳       d.氧化铜
              (3)若该小组同学依据正确的操作程序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50g该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内,慢慢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溶液的pH随盐酸滴加量的变化图象如图,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恰好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_;
              ②该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2.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为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操作及有关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则c点时溶液的颜色为______,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2)图乙为实验室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为配制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 3. 2009年邵阳市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小聪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探究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他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缓慢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想起忘记加指示剂了,便补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老师给予小聪的评定是结论不准确。请你帮小聪分析老师的理由是:_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聪实验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4. 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2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______.
              (3)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填选项).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
            • 5. 下图可表示将pH=1的盐酸加入到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
              B.
              C.
              D.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某溶液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不一定有 SO42-
              D.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在物质一定单质
            • 7. 40g 稀盐酸逐滴加入到 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 A 到 B 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渐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
              (3)滴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30g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4)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碳酸也是有机物
            • 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来止痒。
              (2)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A 不锈钢炊具 B 橡胶手套   C 纯棉围裙
              (3)森林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______。
            • 10. 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处处有化学。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常在灯泡内的玻璃柱上涂上少量红磷,其目的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内的水或沙子的作用__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内的水的作用______。
              (3)医疗上用氧气急救病人,这是利用______的性质。
              (4)被蚊虫叮咬时向皮肤注入蚁酸(具酸性),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生活中可用______涂抹止痒。
              (5)酚醛塑料制成的大勺柄属于______(填热塑或热固 )性塑料。
              (6)焊接铁制品前,需将铁制品用稀盐酸清洗除锈,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
              (7)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