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该溶液的pH值    7,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瓶中的液体属于    (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3)实验完毕关闭K,过一会化学反应停止的原因是    
            • 2. 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 3. (2011•南海区模拟)(1)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对本地化工厂排放废水中的盐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取废水50g,用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如右图所示.请你计算废水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在测定时,有同学发现在反应过程中,溶液有温度的变化,于是他们进一步进行了探究.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反应中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测得溶液温度t/℃ 15.2 19.6 22.0 26.0 28.2 26.7 25.7 24.7 23.7 22.9
              (2)试绘出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3)根据上述曲线变化讨论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mL之间时: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mL之间时:    
              (4)若某同学提出“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与10%盐酸反应,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此提议是否合理?为什么?答:    
            • 4. 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某探究小组欲通过化学实验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取40g该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
              (1)向其中慢慢滴加19.6%稀硫酸,并不断搅拌,当用去19.6%的稀硫酸20g时,溶液恰好褪成无色,此时溶液pH    7(填:“>”“=”“<”).
              (2)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5. 肥皂水的pH>7,肥皂水呈    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白醋的pH<7,白醋呈    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溶液的pH越    ,则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    ,则溶液的碱性越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