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四个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①向等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
              ②将阻力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③一定量的盐酸与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质至过量,图中a,b之间对应的溶液的pH<7
              ④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最少的是c的溶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2.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铝
              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 3.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B.
              一定质量的KClO3固体受热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 4. 下面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
              B.
              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C.
              向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加量NaOH溶液
              D.
              向两份同体积和同质量分数的HCl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 5. 试管中有少量pH为1稀硫酸溶液,下列操作中不能使其pH发生显著变化的是(  )
              A.加入锌数粉至不在产生气泡
              B.加入10倍体积的水
              C.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D.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 6.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用碳酸钾和氢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钾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
              C.在pH为4的某溶液中,加入水,使其pH提高到8
              D.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反应的方法,可鉴别FeCl3、NaCl、H2SO4三种溶液
            • 7. (2016•武进区模拟)小兵同学利用棉签设计了如图实验,a处滴浓氨水,b处滴酚酞试液,过一会他观察到b处的棉花变红,a处的棉花不变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
              C.氨水的pH大于7
              D.该实验药品用量少并能有效防止氨气逸出
            • 8. 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PH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pH=3:FeCl3、CuS04、NaCl
              B.pH=12:BaCl2、Na2C03、Na0H
              C.pH=1:NH4Cl、Na2S04、HN03
              D.pH=4:NaOH、NaHCO3、K2SO4
            • 9.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04和NaOH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b点到c点的pH变化,是由于在发生中和反应而产生的
            • 10.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应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BCD
              电解水向pH=2的稀盐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20℃时,向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用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制取氧气
              A.A
              B.B
              C.C
              D.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