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下面三种方法来制取氧气:
              2H2O2
               MnO2 
              .
               
              2H2O+O2
              2KClO3
              MnO2
              .
              2KCl+3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如图是制备时的常用装置如图1:根据你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名称是    
              ②一般采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理由是    
              ③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④采用氯酸钾制得的氧气有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氯酸钾分解时会产生少量的氯气.可利用    (填序号)装置,并向其中加入    溶液除去;
              ⑤三种制氧方法中都出现二氧化锰,他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信息提供:氯气有毒,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症状严重时会致人死亡,少量氯气通过碱溶液除去.
              (2)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有弱碱性.医学上外用可消毒杀菌,饮用可改变酸性体质,保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如图是某品牌苏打水的图片如图2和配料表,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①根据配料表可以发现:苏打水成分中的无机物有    ,有机物有    (每空至少填两种物质)
              ②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品牌苏打水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 2. 某面包膨松剂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两种物质组成.化学小组为验证该膨松剂的成分,查阅资料,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实验开始前弹簧夹都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①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2NaHCO3
                △  
              .
               
              Na2CO3+H2O+CO2↑; NH4HCO3
                △  
              .
               
               NH3↑+H2O+CO2↑;
              ②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氨水.

              (1)是否需要将装置B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说明理由.
              (2)如果没有装置C,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3)利用上述装置验证膨松剂的成分,简述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
            • 3. (2013•义乌市)小阳同学在厨房里,发现3包用相同塑料袋装着的白色粉末,询问后得知是淀粉、苏打(碳酸钠、Na2CO3)和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为了区分它们,把3种白色粉末分别标号为A、B、C后,设计了如下探究过程:
              (l)各取白色粉末少量于试管中,分别加适量水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A、C试管内为无色溶液,B试管内出现明显分层现象.可判断白色粉末B为    
              (2)查询资料:碳酸氢钠在加热时能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而碳酸钠不会分解.
              (3)取少食A、C两种白色粉末,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加热A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加热C时无上述现象.可判断白色粉末A为    
              (4)小阳用碳酸钠粉末又做了以下实验:

              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甲溶液是    
            • 4. (2013•青岛模拟)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3外,还含有少量的硫化物.小茜和小明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资料一:已知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O2↑+CaCl2+H2O 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情况:
              溶质H2SO4HClH2SH2CO3HClO
              pH           小→大
              表中pH大小情况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既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该规律的是    (填字母)
              A.H2SO4+2NaHCO3=Na2SO4+2H2O+2CO2↑    B.2HCl+CaS=CaCl2+H2S↑
              C.CO2+H2O+Ca(ClO)2=CaCO3↓+HClO    D.H2S+CuSO4=H2SO4+CuS↓
              资料二:常见干燥剂有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④生石灰⑤五氧化二磷
              [实验探究]小茜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图装置,请你分析:
              (1)制备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还有的杂质是    
              (2)上述装置中,A是    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3)上述装置中,B物质的名称可能是    
              (4)用这个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如果B失效,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 5. 小东、小林和小雨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很感兴趣,决定做实验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种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实验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盐酸、氯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试管.
              【提出假设】
              假设(1):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H2O.
              假设(2):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Na+
              假设(3):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小东认为不做实验即可说明假设(1)不成立.原因是    
              【实验验证】(完成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向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不填
              (2)
              小雨认为向步骤(1)后的试管中加入盐酸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她的观点吗?    (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拓展】
              小林将酚酞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发现溶液也变红.他们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6. (2012•徐州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他们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
              实  验  操  作预期实验现象结    论
              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
              【小结】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 7. 在实验操作考试训练时,老师指出,废液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同学们发现废液中有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又如何处理?对此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和实验:
              (1)同学们查阅实验用品和药品发现,用到的白色固体有CaCO3、Ca(OH)2
              (2)他们对白色固体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①:白色固体为CaCO3
              假设②:白色固体为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白色固体为    
              (3)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结     论
              假设③成立
              (4)根据以上探究结论,同学们选择了一种实验室中常用的药品    对白色固体进行了处理,请你说出他们这样处理的一条理由    
            • 8. 小丽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对其是否变质产生了兴趣.她和同学们准备对这瓶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可以发生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作出猜想:
              猜想1.固体没有变质
              猜想2.固体部分变质
              猜想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1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猜想2正确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两个方案都不合理.方案一不合理的原因是    
              方案二不合理的原因是    .同学们重新设计了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    产生白色沉淀猜想2正确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若猜想3正确,该实验的现象应该是    
              继续探究:同学们继续探究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利用以下装置进行了实验.
              你认为她们需要测的数据是    (填字母序号).
              a.固体样品的质量             b.碱石灰实验前后的质量
              c.浓硫酸实验前后的质量       d.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前后的质量
              e.所用稀硫酸的质量
              实验反思:根据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结果比实际偏小,原因可能是    
            • 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三: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应用](1)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2)小明想测定熟石灰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称取上述1.0g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在实验室用pH试纸和配制好的10%盐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加入盐酸溶液的质量/g 0 4 7.3 12
              样品的pH 12 9 7 4
              ①当pH=4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②请计算熟石灰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 10.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在制得了纯碱的同时还获得了大量化肥.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整个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晶体)
              2NaHCO3
                △  
              .
               
              Na2CO3+H2O+CO2↑
              (1)“侯氏制碱法”生产的最终产品中可做化肥的是    .该化肥能否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能则此问不做).
              (2)实验室中,纯碱也可以和熟石灰用来制取少量的烧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过程:    
              (3)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有的原材料可以循环使用,它们是    
              (4)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白色固体,从题目信息中可以找到一种鉴别它们的方法:    _.
              (5)工业上制作印制板是利用氯化铁腐蚀Cu的原理: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对环境有污染,为了节约金属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流程处理废液回收Cu和FeCl2
              要求:参照上图的流程方式,将设计的实验流程在方框内完成.
              查阅资料:Fe+2FeCl3═3FeCl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