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燃烧才能发生
              B.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
              C.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有水、气体、沉淀三个条件至少满足一个,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D.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基本微粒可能不同,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 2. 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3. 对于化学反应“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生成物丙和丁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甲和丙是单质,乙和丁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C.若甲、乙、丙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甲、乙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丙、丁质量的总和不一定等于20g
            • 4. 分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表格的形式(  )
               选项甲 乙 
               A 化学变化木条燃烧、水的蒸发、铁钉生锈 
               B 纯净物液态氧、干冰、烧碱 
               C 复分解反应碳酸分解、酸碱中和反应 
               D 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含硫煤 
              A.A
              B.B
              C.C
              D.D
            • 5. 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硫酸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B.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溶液
              D.氧化钙和水
            • 6. 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Ni(OH)2不溶于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C.NiCl2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的Ni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 7. 下列对课本中的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B.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
            • 8. 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Fe2O3加入稀盐酸中
              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9. 下列各组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Fe(OH)3、稀H2SO4
              B.NaCl、KOH
              C.Fe、Cu(NO32溶液
              D.AgNO3、KCl溶液
            • 10.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0/40

            进入组卷